
指 五代 馮道 居住的地方。故址在今 河北省 交河縣 東北。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考 道 ( 馮道 )所居,今曰 相國莊 ……與 景城 相近。”
“相國莊”是一個具有曆史背景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相國莊”原指古代相國(相當于國家總理的高級官職)的莊園,後引申為高官顯貴的居所。其中,“相”指官職相國,“國”指國家,“莊”即莊園或住所。
五代馮道故居
據史料記載,“相國莊”特指五代時期著名宰相馮道的居住地,位于今河北省交河縣東北部。清代學者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也提及此地與馮道的關系。
地理位置演變
現滄州市滄縣崔爾莊鎮有村莊名為“相國莊”,因馮道官職得名。該村始建于唐代,後因馮氏後人遷出,明代畢、高等姓氏遷入定居,逐漸形成村落。
馮道(882年—954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朝元老”,曆經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效力過十一位皇帝。他雖因頻繁易主受争議,但因其才能和政績被曆代君主重用,曾主持刻印儒家經典《九經》,曆時22年完成。
隨着曆史變遷,“相國莊”逐漸從具體地名演化為象征高官顯貴居所的成語,同時保留了其曆史地理實體的雙重意義。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考證或村莊現狀,可參考《閱微草堂筆記》或地方志等文獻。
《相國莊》是一個中國姓氏。相國莊氏是以某個地區的“相國莊”作為他們的宗族名稱。
相:木(木字旁),五畫
國:囗(囗字旁),九畫
莊:廣(廣字旁),七畫
相國莊來源于中國古代社會的封建制度。相國是一個具有重要地位的官職,掌管國家的軍政大權。而莊則是指一片田地,也用來表示居住的圍合之處。
相國莊
相:目+木+弓,木+人
國:口+兒+囗
莊:廣+豕
他的祖先居住在相國莊數百年。
相國、莊家、國莊、相鄰
莊、堡、村莊
城、都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