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花纹色彩绚烂的丝织品。比喻辞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总术》:“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 范文澜 注:“‘视之则锦绘’,辞采也。”
(2).指 日本 彩色浮世绘。《鲁迅日记二二·十月》:“上午 内山君 赠复刻锦绘一枚并框。”
锦绘(にしきえ)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8)对多色木版画“浮世绘”的雅称,特指采用复杂套色技术印制的彩色版画。以下从词义、历史背景与艺术特征三方面详解:
“锦”指华美的织锦,“绘”即绘画,合称比喻画作如锦绣般绚丽多彩。据《日本国语大辞典》记载,该词最早见于1765年,源于出版商与画师为宣传新版画技艺的雅号,强调其色彩丰富如织锦纹样(小学馆《日本国语大辞典》)。
锦绘诞生于江户中期。此前浮世绘多为单色(墨摺绘)或手工填色(笔彩绘)。1765年,画师铃木春信与雕版师、刷版师合作,首创“多色套印技法”(見当摺り),通过精准对版实现数十次分色印刷,使画面呈现渐变、叠色等效果,标志着浮世绘黄金时代的开端(《广辞苑 第七版》)。
“锦绘是浮世绘版画中采用多色刷技术的作品统称,以色彩华丽、工艺精细为特征。”
“该术语特指明和年间(1764-1772)后成熟的江户彩色版画,代表浮世绘鼎盛期成就。”
参考资料:小学馆《日本国语大辞典》、岩波书店《广辞苑》、平凡社《世界大百科事典》、东京美术出版社《日本美术辞典》、辻惟雄《日本美术史》。
“锦绘”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指花纹绚丽的丝织品
该词最早见于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总术》,其中提到“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此处以“锦绘”比喻文辞的华美和辞采的绚丽。
指日本彩色浮世绘
在近现代语境中,“锦绘”特指日本江户时代兴起的彩色木版画(浮世绘)。例如鲁迅的日记中曾记载友人赠送“复刻锦绘”的实例,印证了这一用法的传播。
补充说明:
如需了解浮世绘的具体流派或文化背景,可参考日本艺术史相关文献。
闇戆稗人白日飞升半印宝泉局层云蝉联往复螭龙囱囱存车处淡巴姑单鹄寡凫盗憎的一确二彫癠东邦反本番地概况高材葛粉寡白乖衷顾客盈门海怀霞想化本火饭进哨积苏酒坊使考杀跨腾狼火类举领乾薪马繮美男破老锰钢墓木已拱囊漏贮中泥橇弄管调弦偏裨软叽叽伤痕圣泉收局守壹私知它法桃核扇提要钩玄团宴外艰挽歌郎蛙市维也纳献能鲜衣怒马邪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