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伧俗的意思、伧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伧俗的解释

[vulgar] 粗俗

范博文向来的议论——伧俗的布尔乔亚不懂得至高至上神圣的艺术云云,倏地又兜上了 吴荪甫的记忆。—— 茅盾《子夜》

详细解释

(1).指北人粗鄙的习俗。 清 曹寅 《雨中牡丹》诗:“傖俗煎酥矜韵事,锦工留谱擗清湍。”自注:“北人用酥煎华。”

(2).粗俗鄙陋。 章炳麟 《文学说例》:“效 战国 之口説以为文辞者,语必傖俗,且私徇笔端,苟炫文采,浮言妨要,其伤实多。” 茅盾 《子夜》五:“ 范博文 向来的议论--伧俗的布尔乔亚不懂得至高至上神圣的艺术云云,倏地又兜上了 吴孙甫 的记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伧俗”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cāng sú,由“伧”(左右结构)和“俗”(左右结构)组合而成。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1. 指北方粗鄙的习俗
    清代曹寅在《雨中牡丹》诗中提到“傖俗煎酥矜韵事”,并自注“北人用酥煎华”,表明该词曾用于描述北方人特有的粗朴习俗。

  2. 泛指粗俗鄙陋
    这是更常见的用法,形容缺乏教养、庸俗低劣的言行或风气。例如:

    • 茅盾《子夜》中批评“伧俗的布尔乔亚”不懂艺术;
    • 章炳麟指出效仿战国口说的文辞会显得“傖俗”;
    •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强调“伧”本义为讥讽粗野、鄙贱之人。

补充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二

伧俗(sǒng sú)这个词源自汉语,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言行粗俗、不文雅的人或事物。它的部首拆分为“人”和“从”,它的笔画有14画。 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就是「伧俗」。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似,只是有些字体、字形存在差异。 以下是一个关于“伧俗”的例句:“他的行为很伧俗,缺乏教养。” 另外,一些与“伧俗”相关的词语有:粗鄙、不雅、低级、庸俗等。 与“伧俗”相反的词语有:文雅、高尚、优雅、雅致等。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满足你的需求!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