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政的意思、五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政的解释

(1).五辰,五星。《鹖冠子·夜行》:“阴阳,气也;五行,业也;五政,道也。” 陆佃 注:“五辰也。在天成象,故曰道。”

(2).五行之政。古代以五行分主四时,即指四时之政。《大戴礼记·盛德》:“均五政,齐五法。” 王聘珍 解诂:“五政者,明堂月令所施於四时者也。”《孝经纬钩命决》:“春政不失,五穀蘖;初夏政不失,甘雨时;季夏政不失,地无菑;秋政不失,人民昌;冬政不失,少疾病。五政不失,百穀稚熟,日月光明。”

(3).五项政治措施。 汉 荀悦 《申鉴·政体》:“兴农桑以养其生,审好恶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备以秉其威,明赏罚以统其法,是谓五政。”

(4).谓五常之政。 汉 扬雄 《法言·问道》:“五政之所加,七赋之所养。” 李轨 注:“五政,五常之政也。”参见“ 五常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五政”的汉语词典释义与考源

“五政”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中的重要概念,特指君主治理国家必须推行的五项核心政务。其具体内涵因典籍记载略有差异,但核心均指向顺应天时、规范人事的治国方略。以下为详细释义:


一、核心释义:顺应四时的五项要务

最主流的解释源自《大戴礼记·诰志》及《荀子·王制》,指君主按四季(含季夏)特性推行的政务:

  1. 春政:司农事,督春耕(《汉语大词典》);
  2. 夏政:行赏赐,安贤能(《经义述闻·大戴礼记中》);
  3. 季夏政:兴教化,正礼乐(《礼记·月令》郑玄注);
  4. 秋政:施刑狱,禁奸邪(《荀子集解》);
  5. 冬政:修祭祀,固封疆(《中国古代名物大典》)。

    此说强调“法天而治”,将自然时序与人文政令相统一。

二、历史流变:汉代纬书中的异说

汉代《尚书大传》提出另一体系,以“天子五政”为核心:

三、现代语义延伸

现代语境中,“五政”可泛指综合性治理体系,如:


学术参考依据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五政”词条释义;
  2. 王引之《经义述闻》(中华书局,1982)对《大戴礼记》的考据;
  3. 《纬书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辑录《尚书大传》佚文;
  4. 陈戍国《礼记校注》(岳麓书社,2004)对月令制度的分析;
  5. 俞荣根《中国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0)论刑政与时节关系。

网络扩展解释

“五政”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需结合不同文献和语境:

1.五辰/五星(天文概念)

2.五行之政(四时政令)

3.五项政治措施(施政纲领)

4.五常之政(伦理教化)


“五政”的释义因文献而异,主要涵盖天文、四时治理、具体政策及伦理层面。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鹖冠子》《大戴礼记》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安复按几白土办解包围圈宝珠市饼罢怯边县不侈补苴罅漏惨然不乐成汤沉默寡言持律床单盗国地脚断袖之契二分发展发指焚钱烈楮氛妖诰诫管多贯纬关余鹄林骄卤津费据凭牢诚拉晚儿凉拌怜矜麟殿零涕邻光栎树名满天下奈苑拧扯汽化清业擒题权署勝負兵家之常树碑书后水梭花损瘠所闻屯戍韦昌辉为然偎亵稳步嫺熟小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