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身殒命。谓以死相报。《梁书·袁昂传》:“窃以一飡微施,尚復投殞;况食人之禄,而顿忘一旦,非唯物议不可,亦恐明公鄙之,所以踌躇,未遑荐璧。”《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投殞,言投命殞身也。”
“投殒”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tóu yǔn,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综合多来源解释如下:
字面含义
由“投”(投入、投身)和“殒”(死亡、殒命)组成,字面可理解为投身殒命,即以生命为代价表达忠诚或报恩。例如《梁书·袁昂传》中“一飡微施,尚復投殞”,意为“即使是一顿饭的小恩惠,也愿以死相报”。
引申含义
现代词典(如)扩展为投降或自杀,或比喻陷入无法挽回的绝望境地。例如:“投殒之局”可形容绝境。
“投殒”的核心是以生命为代价的行为,但具体指向需根据上下文:
投殒(tóu yǔn)是一个汉字词语,含义为投身于死亡。下面将对该词进行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等方面进行解释。
投殒的部首是手(扌)和歹(殳),总共有12个笔画。
投殒这个词语来源于古代文献,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在繁体字中,投殒的“投”字写作「透」,而“殒”字则保持不变。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投殒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字形上,古代的“投”字是一个由两个扌组成,表示动作;而“殒”字由“金”字(表示武器)上加上一个“殳”字(表示杀伤)构成。整个字形表示投入死亡的动作。
1. 他因感到绝望,决定投殒自己。
2. 这个角色为了正义,勇敢地投殒了。
投降、投票、毒投等。
投身、投奔、自杀。
存活、幸存、活下来。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