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政的意思、五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政的解釋

(1).五辰,五星。《鹖冠子·夜行》:“陰陽,氣也;五行,業也;五政,道也。” 陸佃 注:“五辰也。在天成象,故曰道。”

(2).五行之政。古代以五行分主四時,即指四時之政。《大戴禮記·盛德》:“均五政,齊五法。” 王聘珍 解诂:“五政者,明堂月令所施於四時者也。”《孝經緯鈎命決》:“春政不失,五穀蘖;初夏政不失,甘雨時;季夏政不失,地無菑;秋政不失,人民昌;冬政不失,少疾病。五政不失,百穀稚熟,日月光明。”

(3).五項政治措施。 漢 荀悅 《申鑒·政體》:“興農桑以養其生,審好惡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備以秉其威,明賞罰以統其法,是謂五政。”

(4).謂五常之政。 漢 揚雄 《法言·問道》:“五政之所加,七賦之所養。” 李軌 注:“五政,五常之政也。”參見“ 五常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政”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需結合不同文獻和語境:

1.五辰/五星(天文概念)

2.五行之政(四時政令)

3.五項政治措施(施政綱領)

4.五常之政(倫理教化)


“五政”的釋義因文獻而異,主要涵蓋天文、四時治理、具體政策及倫理層面。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鹖冠子》《大戴禮記》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政

五政是一個漢字詞語,由“五”和“政”兩個部分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康熙字典》将“五”字的部首歸為“一”,其總筆畫數為四。而“政”字的部首歸為“攴”,總筆畫數為九。

來源

“五政”一詞的來源并不确切,它通常用來形容五種政治方式或政府的五種基本權力。其中,“五”指的是數量上的五,而“政”則指政治或政權。

繁體

在繁體字中,“五政”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五”字的寫法有多種變體,但在《康熙字典》中,其寫法與現代一緻。

例句

1. 國家的穩定和發展需要健全的五政。

2. 運用五政,有效管理社會秩序。

組詞

五房、五術、五行、五常。

近義詞

五法、五法、五令。

反義詞

無政、無政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