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曲士的意思、曲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曲士的解释

乡曲之士。比喻孤陋寡闻的人。《庄子·秋水》:“曲士不可以语於道者,束於教也。”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曲士,乡曲之士也。”《文选·左思<吴都赋>》:“齷齪而筭,顾亦曲士之所叹也。” 刘逵 注:“曲,谓僻也。言筭量 蜀 地,亦是曲僻之士。” 宋 王安石 《圣贤何常施》诗:“曲士守一隅,欲以齐万物。”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十四:“词虽不工,具徵 天水 词学之盛。下至方伎曲士,亦觕諳宫商。” 梁启超 《新民说》第五节:“彼曲士贱儒动輒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偏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曲士”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有所阐释,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核心含义

“曲士”指乡曲之士,即长期生活在偏僻乡村、见识有限的人,后比喻孤陋寡闻、思想狭隘者。这一释义最早见于《庄子·秋水》:“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意为:浅陋之人无法理解大道,因其被固有观念束缚)。

三、用法与例句

  1. 经典文献

    • 《吴都赋》:“龌龊而算,顾亦曲士之所叹也。” 刘逵注:“曲,谓僻也。言筭量蜀地,亦是曲僻之士。”
    • 王安石《圣贤何常施》:“曲士守一隅,欲以齐万物。”
  2. 近现代语境
    可用于批评固守狭隘经验、缺乏宏观视野的人,如:“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四、其他观点辨析

个别非权威资料(如)提出“曲士”形容“性格不正直”,但此说法未见于主流典籍或权威辞书,可能为现代误读。建议以《庄子》及汉典等传统解释为准。

五、总结

“曲士”属典型的文化批判词汇,强调因环境局限导致的认知狭隘性,常用于哲学、文学领域。理解时可结合《庄子》原文语境,把握其“受限于地域/教育”的核心隐喻。

网络扩展解释二

曲士(qū shì)的意思

《曲士》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其中,曲士(qū)的意思是「弯曲的」,而士(shì)则指「古代的士人、有学问的人」。

拆分部首和笔画

「曲士」这个词的部首是「手」和「土」。其中,曲的部首是手,士的部首是土。

曲的笔画数为6,士的笔画数为3。

来源和繁体

「曲士」这个词的来源较为模糊,可能由于曲士所代表的形象是指学有专长或有才华的士人。

在繁体字中,「曲士」同样是由「曲」和「士」组成。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曲士」这个词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不过,笔者无法提供不相关的回答,因为无法找到准确的资料。

例句

1. 他弹奏的曲子简直太曲士了!

2. 他是一位老到的曲士,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复杂的问题。

组词

曲线(qū xiàn):指由弯曲的线段构成的形状。

曲折(qū zhé):指道路或经历等有许多弯曲和转折。

近义词

士人(shì rén):指古代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男子。

文士(wén shì):指有文化素养并才情出众的士人。

反义词

直士(zhí shì):指直的、笔直的士人。

直接(zhí jiē):指没有中间环节或无其他条件的。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