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山海经的意思、山海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山海经的解释

(1).书名。我国古代地理名著。作者不详。大约成书于 战国 时期, 西汉 初又有所增删。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部族、物产、草木、鸟兽、祭祀、医巫、风俗等,内容多怪异,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话传说和史地材料,为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2).喻指漫无边际的谈说。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今年夏天, 大保 放暑假回来,不是他们总在一起玩玩笑笑, 荷香 不是顶喜欢 大保 说‘山海经’吗?”《人民日报》1955.1.12:“在生产时间,别人都聚精会神注意机器,她却东奔西跑找人谈‘山海经’。”

(3).指利用山、水资源的措施。《人民日报》1983.9.13:“ 福建 的山和海,潜力大得很。 福建 要翻身,就要念好‘山海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综合性典籍,由《山经》(五藏山经)和《海经》(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两大部分组成。书名中“山”指地理山川,“海”涵盖四海之外的异域,合称“山海”,意为包罗万象的宏大世界。《汉典》词条指出,其内容以神话为经纬,记载了上古时期的地理、物产、巫术、民俗及神话生物,被学者视为“上古社会的百科全书”。

从文献构成看,《山海经》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1. 地理志:详细记载447座山脉方位、水系走向及矿产分布,如《南山经》描述“鹊山之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
  2. 神话体系:收录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300余则神话,构建了完整的中国神话宇宙观
  3. 民族志:记载40余个方国、100多个氏族,反映上古部落的图腾崇拜与迁徙轨迹
  4. 博物学:描述麒麟、凤凰等120余种幻想生物,部分记载与甲骨文记载存在对应关系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考证,该书的成书跨度从战国至汉代,融合了楚地巫文化与中原史官文化,其“以图叙事”的编纂方式开创中国图文互证传统。北京大学《国学季刊》最新研究显示,书中约37%的地理描述与考古发现存在对应,如“昆仑虚”可能对应现代祁连山系。

《山海经》的学术价值体现为三重维度:作为先秦文献的史料宝库,作为神话研究的原型母本,以及作为跨学科研究的文化密码。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将其列为研究中国古代宇宙观的核心文本,相关研究成果已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备选项目。

网络扩展解释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具有多重文化价值的经典文献,其名称和内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一、书名释义

「山」与「海」象征地理范围,指代天下四方;「经」并非儒家经典之意,而是「经历、记录」的涵义。书名整体可理解为“对山川海域的广泛记载”,反映上古先民对世界的认知与探索。

二、成书背景

约成书于战国至汉代初年,作者不详,西汉时期有所增补。内容源自民间传说、地理考察和神话故事,融合了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多元地域特色。

三、内容结构

全书共18卷,分为四部分:

  1. 《山经》(5卷):以五大山系为纲,详述447座山脉的位置、动植物、矿产及药用价值,包含系统地理学描述;
  2. 《海经》(8卷):记录海外异域的神怪、部族与奇闻;
  3. 《大荒经》(4卷):补充远古神话与地理;
  4. 《海内经》(1卷):总结性篇章。

四、核心价值

  1. 神话宝库:保存了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80余个神话原型;
  2. 地理志书:记载山川河流走向、物产分布,是世界上最早资源考察文献之一;
  3. 文化百科:涵盖巫术、医药、民俗、民族等内容,反映先秦社会风貌;
  4. 文学奇书:开创志怪文学先河,对后世《搜神记》《西游记》等影响深远。

五、现代解读

当代学者认为其不仅是神话合集,更包含真实历史信息,如某些地理描述与考古发现吻合。书中“异兽”可能是古人对珍稀动物的夸张记录,而“不死民”等传说或与早期部落文化相关。

扩展阅读建议:可参考《山海经校注》(袁珂版)了解详细注释,或查阅中提到的地理方位系统图。

别人正在浏览...

唉唉隘门黯然失色百物白席初交词魔搭耳帽旦昔单子叶植物打平伙大知多神教蛾眉皓齿封一负乘斯夺负任敷霜羹藜含糗广文先生桂渚还即鸿飞霜降怀慙黄阁角触交心蛟鱼积次稽顿忌害进步兢魂谨善晋用楚材机械集腋辣丁文蜡查乐游柳风例直禁简曼矰猛不乍秘史牛李前民亲迹桡姬山寺生姿失格世事炎凉水丘竦耳外动字外库文殊院霞光万道黠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