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躭待的意思、躭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躭待的解释

(1).等待;迟延。 元 无名氏 《符金锭》第二折:“兄弟你今朝且躭待,我忙回住宅,自有箇计划,便着你花烛筵开会宾客。” 明 无名氏 《那吒三变》第三折:“ 四天王 勇烈不躭待。”

(2).包涵,原谅。 元 郑廷玉 《金凤钗》第三折:“小人早晚言高语低,躭待些儿。”《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这里头万一有一半句不知深浅的话,还得求姐姐原谅妹子个糊涂,躭待妹子个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躭待”是汉语中较为少见的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需结合历史文献与现代用法综合分析。

  1. 基本释义

    “躭待”读作dān dài,可作动词使用。在传统文献中,其核心意义为“延迟、拖延”,例如《金瓶梅》中“躭待了半日”即表示耽搁时间。现代使用中,该词延伸出“包容、体谅”的引申义,常见于方言或口语表达,如“请多躭待”指请求对方谅解。

  2. 语义辨析

    需注意与“耽待”的异形词关系。根据《汉语大词典》,“躭”为“耽”的异体字,因此“躭待”与“耽待”可互通。但“耽待”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更高,例如《红楼梦》第五回“耽待不起”表示无法承担后果。

  3. 古籍用例

    明代戏曲《牡丹亭》中“躭待了佳期”指延误约定时间,清代《儿女英雄传》用“躭待片刻”表达短暂等待。此类用法均强调时间层面的延误。

  4. 方言保留

    在晋语、胶辽官话等方言区,“躭待”保留“担待、包容”的义项。据《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记录,山西太原方言中“躭待娃儿不懂事”即请求宽恕幼童过失。

网络扩展解释

“躭待”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1.等待;迟延

2.包涵;原谅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待”的单独用法(如读音、引申义),可参考相关字典条目。

别人正在浏览...

搬枒北芒秉心鄙僿逼岁敝邑补天穿部握钗茸初魄代手档子班地宫非得丰厖风月门庭干板告籴恭敬不如从命寡婶卦象瞽宗号谥弘阔画翚回照浑茫火剌剌忽扇建鼓降心解侍举厝軖车料子令公留中龙虎气乱根炉烬缕陈买虚没汩没治眇质迷痴炰鳖脍鲤评论员畦畹稔衅僧伽彼上课哨军神戎水坑思愆搜奇抉怪颓朽望舒荷畏天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