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浄德的意思、五浄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浄德的解释

佛教语。谓发心离俗、毁其形好、永割亲爱、委弃躯命、志求大乘。《佛说诸德福田经》:“佛告天帝,众僧之中,有五浄德,名曰福田,供之得福,进可成佛。”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五浄德”是佛教术语,指修行者需具备的五种清净德行,最早出自《佛说诸德福田经》。其核心含义是:通过舍弃世俗牵绊、精进修行,最终成就大乘佛道。具体包括以下五方面:

  1. 发心离俗
    指发起脱离世俗生活的决心,追求解脱轮回的觉悟之路。

  2. 毁其形好
    通过剃度、着僧衣等外在形象的改变,破除对肉身的执着,象征与世俗身份的彻底割裂。

  3. 永割亲爱
    断绝对世俗亲情的依恋,将慈悲心扩展至一切众生,而非局限于血缘关系。

  4. 委弃躯命
    以修行佛法为最高目标,甚至愿意舍弃生命来护持正法,体现无我奉献的精神。

  5. 志求大乘
    以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菩提心为根本追求,而非仅追求个人解脱。

据《佛说诸德福田经》记载,佛陀称具备这五种德行的僧众为“福田”,供养者可积累福报,最终成佛。这一概念体现了佛教中出家修行的核心精神,强调从内到外的彻底转变。

网络扩展解释二

五浄德的意思

《五浄德》(wǔ jìng dé)是一个成语,由“五”和“浄德”两个词组成。它指的是人们应该具备的五种美德。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拆分《五浄德》这个成语的部首为“一二三人小”,其中“人”为主体部首,每个字的笔画分别为:五(4画)、浄(9画)、德(6画)。

来源和繁体写法

《五浄德》的意思最早出现在《战国策·齐策》一书中。它强调了作为一个合格的人应该具备的五种品德。

在繁体字中,五写作「五」,浄写作「淨」,德写作「德」。

古时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五的古代写法是「午」,浄的古代写法是「凈」,德的古代写法是「徳」。

例句

1. 作为一名领导者,他具备了高尚的品质,他的行为展示了五浄德。

2. 她一直以来都秉持着五浄德的原则,受到了他人的敬重。

组词

五余(wǔ yú)、五湖(wǔ hú)、五福(wǔ fú)。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五德(wǔ dé)、五明德(wǔ míng dé)。

反义词:五浊德(wǔ zhuó d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