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商功的意思、商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商功的解释

(1).古代九章算术之一,即测量体积,计算工程用工的方法。《周礼·地官·保氏》“六曰九数” 汉 郑玄 注:“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 贾公彦 疏:“九数者方田已下皆依九章筭术而言。” 严复 《救亡决论》:“其中相地设险,遮扼钩联,又必非不知地不知商功者所得与也。”

(2).泛指计算。《汉书·食货志上》:“ 寿昌 习於商功分銖之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商功是汉语古籍中出现的专业术语,源自《九章算术》第五章标题,其核心含义指通过数学运算测算工程土方量的计算方法。从文字学角度分析,“商”本义为计量、估算,《说文解字》释为“从外知内也”,在此引申为数学推算;“功”特指土木工程,《周礼·考工记》注疏中明确“功谓力役之程”。

在具体应用中,商功包含三类典型运算:

  1. 城垣体积:采用棱柱体公式 $V=frac{1}{2}(a+b)h l$,其中a、b为上下底宽,h为高,l为长
  2. 沟渠土方:运用梯形体积公式 $V=frac{1}{6}(2a+b)h l$
  3. 粮仓容量:计算圆锥体时使用公式 $V=frac{1}{36}π d h$

清代数学家李潢在《九章算术细草图说》中指出,该章算法体系完整覆盖了立方、堑堵、阳马等14种立体图形计算,体现了中国古代工程数学的精密性。现代学者郭书春在《九章算术译注》中强调,这些算法比欧洲同类公式早出现约1500年。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记载,商功算法在隋唐时期已发展出“三品工程”分级体系,将土方工程按施工难度细分为上、中、下三功,分别对应不同的计算系数和用工标准。这种量化管理方法在北宋《营造法式》中得到进一步完善,形成以“功”为单位的标准化施工计量体系。

网络扩展解释

“商功”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历史文献和学科背景理解:

一、古代数学术语(主要含义)

  1. 定义与用途
    商功是《九章算术》中的第九章,属于古代数学核心内容,主要用于测量立体体积、计算工程人力与物资分配。例如城墙、沟渠等土方工程的用工量估算。

  2. 历史记载
    根据《周礼·地官·保氏》郑玄注,“九数”包含方田、粟米、商功等九类算法,汉代后逐渐发展为系统数学理论。

  3. 扩展含义
    广义上可泛指复杂计算,如《汉书·食货志》提到耿寿昌擅长“商功分铢之事”,即精于财务核算。


二、现代引申含义(较少见)

少数现代词典将其解释为成语,指商人通过商业活动取得的成就,强调智慧与努力。但此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为后起引申义。


总结建议

学术或历史语境中,“商功”应优先理解为古代数学方法;若涉及商业成就,需结合具体上下文判断。更多原始文献可参考《九章算术》及汉代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摆槊辩知殡宫鄙心不胜其烦步挽车不臧裁扣参伍成份刍摩打发憺畏钓道独断专行而公反间飞天该号共聚物鬼捣贵眷国际航空联合会涵淹含养贺饯黄郎子嘉玩金飙絶处絶巧居身锔子流梗留犁离罻龙德録籍密栗偏科怯怛沁沁涀涀淇衞圈套然顶容范容心戎卒沙汏生张熟魏市署授意逃学土帮拖青纡紫王父无像先炊献馘鲜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