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刍摩的意思、刍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刍摩的解释

梵语音译。粗草衣。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心不妻妾之务,身饰芻摩之衣。”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四:“芻摩,或云‘苏摩’,或言‘讖摩’,此云‘麁布衣’,应言‘麁草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刍摩”是一个源自梵语的音译词,主要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刍摩(拼音:chú mó)指佛教僧侣所穿的粗草衣,是古代修行者简朴生活的象征。该词最早见于南朝陈代徐陵的《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唐代玄应的《一切经音义》也提到其梵语异译形式(如“苏摩”“讖摩”),并解释为“麁布衣”或“麁草衣”。

二、文化背景

  1. 宗教意义:粗草衣代表佛教徒摒弃物质享受、追求精神修行的态度,常见于汉译佛经典籍。
  2. 历史记载:南朝至唐代文献中,“刍摩”多用于描述僧侣服饰,如“身饰芻摩之衣”。

三、注意辨析

部分资料(如)将其解释为“研究事物本质”的成语,但此说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为现代引申或误读,建议以佛教术语的原始释义为主。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一切经音义》等古籍或专业佛教辞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刍摩》是一个汉字词语,读作"chú mó"。下面是它的相关信息: - 拆分部首:刍(左边部首是"刀")和摩(左边部首是"扌")。 - 汉字笔画:刍有4画,摩有14画。 - 来源:《刍摩》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内篇·天运》一章中,是庄子的创造词语,用来形容草木被摩擦的声音。 - 繁体字:《刍摩》的繁体字形式与简体字相同,没有明确的繁体字形式。 - 古时候汉字写法:根据古代字典《说文解字》的记载,刍的古文形状与现代形式相似,摩的古文形状则为"拿手"加上"十",表示用手握住木杵摩擦的样子。 - 例句:他们在田间低头辛勤地刍摩着庄稼。 - 组词:刍摩木、刍摩声、刍摩声响等。 - 近义词:磨、擦、摩擦等。 - 反义词:安静、寂静等。 希望这些相关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