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圈套的意思、圈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圈套的解释

(1) [snare;trap]∶引诱人受骗上当、受害的计谋

印第安人可能是搞圈套或伏击的能手

(2) [lure]∶诱捕动物用的装置

这东西容易叫短尾猫落入圈套

详细解释

(1).框框,固定的做法。《朱子语类》卷一二○:“某不是要教人步步相循,都来入这圈套,只是要教人分别是非,教明白是底还他是,不是底还他不是。”

(2).引诱人上当或受害的计谋。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一折:“ 陶学士 由你千般计较,枉自惹人谈笑,休夸伶俐精详,必定中吾圈套。”《水浒传》第三十回:“尀耐 张都监 那厮,安排这般圈套坑陷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你骗了我入门,今天做成这个圈套捉弄我!” 巴金 《砂丁》四:“你们都是骗子,明明是做好圈套来害我们。”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圈套”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通过设计陷阱或诡计,诱使他人陷入困境或遭受欺骗的行为。其核心在于利用计谋使对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控制或受害,常见于描述诈骗、陷害等场景。


二、词源与演变

  1. 词源
    源自元代文学作品,如戴善夫《风光好》中的“必定中吾圈套”,原指捕猎动物的装置,后引申为人类设计陷阱的隐喻。
  2. 引申义
    宋代《朱子语类》提到“圈套”与是非判断相关,强调其作为计谋的欺骗性;后逐渐定型为“使人上当的计策”。

三、使用场景


四、造句示例

  1. 这是敌人设下的圈套,我们千万不能上当。
  2. 人若被利害关系束缚,便难以逃脱世俗的圈套。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的历史用例或延伸含义,可参考《朱子语类》《风光好》等古籍,或查阅现代词典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圈套

《圈套》是一个汉字词语,含义是指设下陷阱、诡计或诱人上当的计谋或手段。

拆分部首和笔画

《圈套》的部首是囗(囗是“团”的上半部分,表示围住),它的总笔画数为10。

来源和繁体

《圈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它的繁体写法为「圈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圈套》的写法会略有不同。根据古代文字学家的研究,当时将它写作「团阱」。后来,随着文字的演变和规范化,写法逐渐变成了现在的《圈套》。

例句

1. 他们设置了一个圈套,诱使对方暴露出自己的秘密。

2. 我们必须小心,不要掉入对手设下的圈套。

组词

圈套可以组成其他词语,例如:

1. 设圈套

2. 陷入圈套

3. 躲避圈套

近义词

圈套的近义词包括:陷阱、诡计、陷井、诱饵等。

反义词

圈套的反义词包括:庇护、保护、解脱、逃脱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