锔子的意思、锔子的详细解释
锔子的解释
用铜或铁打成的扁平的两脚钉,用来连合破裂的器物。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锔人》:“但见遍身骨节,及节皮当联络处,有肉鋦子,长二寸,阔五分。”
词语分解
- 锔的解释 锔 (鋦) ū 用铜铁等制成的两头有钩可以连合器物裂缝的东西,称“锔子” 用锔子连合破裂的器物:锔碗。锔锅。锔缸。 笔画数:; 部首:钅; 笔顺编号:
- 子的解释 子 ǐ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
网络扩展解释
“锔子”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jū zi,主要指一种传统的手工修补工具,常用于修复陶瓷、陶器等器皿的裂缝或破损。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 锔子本身是金属(如铁、铜)制成的扁平小钉,形状类似订书钉,两端尖锐,中间弯曲成拱形。使用时将两端钉入器物裂缝的两侧,通过拉力将断裂部分固定在一起。
2.用途与工艺
- 修补功能:主要用于修复碗、盘、缸等陶瓷或陶器,通过“锔瓷”工艺延长器物的使用寿命。
- 传统技艺:锔瓷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手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匠人(称“锔匠”)需精准测量裂缝长度,定制锔子,并手工完成修补。
3.文化意义
-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这句俗语源于锔瓷工艺,强调修补需专业工具(金刚钻打孔)和技艺。
- 艺术价值:现代锔子常被设计成花纹或装饰,赋予破损器物独特的美感,甚至成为收藏品。
4.相关词汇辨析
- “锔” vs. “镯”:
- “锔”(jū)指修补工具,如“锔碗”;
- “镯”(zhuó)指首饰,如“玉镯”。
- 化学元素“锔”:需注意,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锔”(Curium,符号Cm)读作jú,与“锔子”无关。
5.现代应用
随着工业化发展,锔子逐渐被胶水、焊接替代,但传统锔瓷技艺仍在非遗保护和手工艺领域留存,并融入现代设计。
如果需要更深入的历史或工艺细节,建议查阅传统手工艺相关文献或纪录片。
网络扩展解释二
锔子的意思
锔子是一个汉字词语,具有瓷器修补或金属物件修补的含义。它通常指的是修补碎裂或破损的物品,特别是瓷器。
拆分部首和笔画
锔子的部首是钅(金属),它的笔画数是12画。
来源
锔子的来源与瓷器修补有关。古代瓷器容易破损,为了修复破碎的瓷器,人们使用金属制成的小块,将破裂的部分粘合在一起。这种金属块就是锔子,所以这个词汇延伸出了修补瓷器的意义。
繁体
锔子的繁体字为鐢子。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写法中,锔字的形状与现代有所不同,锔字的原始形态为「釒」和「山」的结合,表示锔子是通过加工金属形成的。
例句
1. 奶奶拿出锔子,小心翼翼地修补了那只碎了的瓷盘。
2. 他不小心摔碎了杯子,只能用锔子将它修好。
组词
锔具、锔缝、锔瓷、锔补
近义词
修补、补缀、修复
反义词
破碎、破裂、损坏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