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桑末的意思、桑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桑末的解释

指桑树上的寄生木。《文选·张衡<思玄赋>》:“桑末寄夫根生兮,卉既凋而已育。” 李善 注:“桑末,木名也。根生,寄生也。”参见“ 桑上寄生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桑末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需拆解分析其本义与引申义:

一、字源解析

  1. 桑:

    指桑树,最早见于甲骨文。《说文解字》载:“桑,蚕所食叶木”,本义为养蚕之树,后引申为农事、田园的象征(《汉语大词典》,1997)。

  2. 末:

    原指树梢,《说文》释:“末,木上曰末”,后衍生为“末端”“次要”之义(王力《古汉语字典》,2000)。

二、复合词释义

“桑末”属偏正结构,直译为“桑树的末梢”,但在文献中多用于两类语境:

  1. 自然意象:

    指桑树枝条的顶端嫩叶,常见于农事记载。如《齐民要术》提及采桑需“取桑末柔叶”,强调其作为蚕饲料的实用性(贾思勰,北魏)。

  2. 哲学隐喻:

    道家典籍借“桑末”喻指事物衰微之始。《淮南子·诠言训》载:“桑末生,而长其枝”,以桑树新枝萌发于旧梢之末的现象,暗喻盛极而衰的规律(刘安,西汉)。

三、文化引申

“桑末”在诗词中常承载双重意象: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缩印本).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2.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本.
  3. 王力. 《古汉语字典》. 中华书局,2000.
  4. 贾思勰. 《齐民要术》. 中华书局,1956年校注本.
  5. 刘安. 《淮南子》.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桑末”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及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桑末指桑树上的寄生木,即依附于桑树生长的寄生植物。该词出自东汉张衡的《思玄赋》:“桑末寄夫根生兮,卉既凋而已育。”唐代李善注解说:“桑末,木名也。根生,寄生也。”


详细解析

  1. 词源与文献依据
    该词最早见于《文选·张衡〈思玄赋〉》,描述寄生植物依附桑树生长的现象。李善的注解进一步明确“桑末”为寄生木的名称,并指出其“根生”特性(即根系寄生在宿主树上)。

  2. 与现代植物的关联
    有观点认为,“桑末”可能对应现代中药“桑寄生”(一种桑树寄生植物,具有药用价值),但这一关联需结合具体文献语境分析。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文选》原文及李善注疏。

别人正在浏览...

矮星按堵包办婚姻炳如观火饼肆撮题达识蹀躂独守芳猷废捐風表纷缛槅子门贡译光杆儿簋贰过寿谹谊黄皮皇休简心交瘁踦零钱忌器极武刻敲克实狂兴料来卖笑梅盐灭殒命祀敉平木客诗泡溲烹餁缥节飘飐清歌曼舞跫然气吞牛斗丘里渠弥任信商同沙陀市门霜风水涯汤盏踏坛天蛇廷争拖人下水网址诬悖小方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