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独守的意思、独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独守的解释

(1).独自守候;独自保持。《楚辞·九辩》:“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 汉 扬雄 《解嘲》:“僕诚不能与此数子比,故默然独守吾《太玄》。”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是臣慺慺之诚,窃所独守。” 清 陈梦雷 《松树为风雨所拔叹》诗:“枝条荏苒任飘零,苦心独守凌霜节。”

(2).谓独自守贞。 唐 曹邺 《四怨》诗之一:“美人新如花,许嫁还独守。”《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好没天理!花枝般一个娘子,叫她独守,又要駡她。”

(3).单独把守。《后汉书·任光传》:“ 光 为 信都 太守。及 王郎 起,郡国皆降之…… 光 等孤城独守,恐不能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独守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核心释义

独守(dú shǒu)指独自守护、坚守或留守的行为或状态,强调个体在无人协助或陪伴下承担特定责任或保持某种境况。

二、引申义与文化内涵

  1. 物理空间的守护

    指独自留守某处,如空屋、城池等。

    例:《史记·项羽本纪》中“独守孤城”㈢,形容孤立无援下的坚守。

  2. 精神或信念的坚持

    强调对原则、承诺或情感的忠诚坚守。

    例:古乐府《孔雀东南飞》“守节情不移”,暗含“独守贞节”之意㈣。

三、权威词典释义参考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独守:独自守候;单独保持。” ㈠

    链接:汉语大词典在线版(注:此为通用域名,具体词条需站内检索)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独守:独自看守;独自保持。” ㈡

    来源:商务印书馆官网(需查阅纸质或授权电子版)

四、文化注释

“独守空房”为经典文学意象,源自唐代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暗喻女性孤独留守的哀婉㈤。


参考来源标注

㈠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

㈢ 司马迁. 《史记·项羽本纪》[M]. 中华书局点校本.

㈣ 郭茂倩. 《乐府诗集·焦仲卿妻》[M]. 中华书局, 1979.

㈤ 王昌龄. 《全唐诗·闺怨》[M]. 中华书局, 1960.

网络扩展解释

“独守”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综合了古典文献和现代语境的应用:

  1. 独自守候或保持

    • 指个人在孤独中坚守信念、职责或情感状态。如《楚辞·九辩》中“块独守此无泽兮”,以及汉扬雄《解嘲》“默然独守吾《太玄》”,均体现对理想或节操的坚持。现代用法如“独守初心”,强调在困境中不随波逐流。
  2. 独自守贞(多指女性)

    • 特指女性在丈夫远行、离世或未嫁时保持忠贞。唐代曹邺《四怨》诗“许嫁还独守”,及《初刻拍案惊奇》中相关描写,均反映传统社会对女性贞节的道德要求。此义项带有历史局限性,需结合时代背景理解。
  3. 单独把守(军事或策略场景)

    • 用于描述以少量兵力守卫关键据点,如“独守城门”。此用法强调个体在群体中的责任与能力,常见于历史战争叙述或文学创作中。

例句参考:

若需更多古典例证或现代用法分析,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相关文学研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艾席崩坏坌涌别敬避患剥床不及格材桀惭羞次之等地得壹钱钉子户独马小车独生子女繁荣兴旺费言拂云堆感旧干手櫜兜格布歌咏搆讼庋阁骨瘦如豺横穿合消和玉贱字金刚禁署拘絜刊刻宽顺鲲鳞联骞留事屡见叠出麪人儿末行捻着鼻子铺过扑闪乞教凄紧棨清调球势仍接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数棋诵斥痛绳旺密往行文报局闻说无眼人险阻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