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方术。《史记·孝武本纪》:“於是上使先验小方,鬭旗,旗自相触击。”
(2). 东汉 末 黄巾军 的编制单位。《后汉书·皇甫嵩传》:“﹝ 张角 ﹞遂置三十六方。方犹将军号也。大方万餘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
(3).谓简单的风貌。 晋 孙绰 《列仙传赞·支孝龙》:“小方易拟,大器难像。”
(4).中医的一种处方。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序例上·七方》:“ 从正 曰:‘小方有二,有君一臣二之小方,病无兼证,邪气专一,可一二味治者宜之;有分两少而频服之小方,心肺及在上之病者宜之,徐徐细呷是也。’”
(5).犹言小家子气,气派不大或不大方。 宋 魏野 《书友人屋壁》诗“达人轻禄位,居处傍林泉。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陈衍 《宋诗精华录》评云:“三四不落小方。”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她觉得 中国 的女人特别的守旧,特别的琐碎,特别的小方。”
“小方”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其常见解释及用法:
指古代方士的简易法术或技艺,常见于历史文献。例如《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汉武帝曾让人验证小方术,如“斗旗自相触击”的奇异现象。
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黄巾军以“方”为军事单位,其中“小方”规模为六七千人,与“大方”(万余人)对应,各设渠帅统领。
中医“七方”之一,分为两类:
多用于文学评价,如晋代孙绰《列仙传赞》以“小方易拟”形容支孝龙淡泊超脱的气质。
指言行拘谨、气派不足。例如宋代魏野的诗句被评“不落小方”,冰心作品中亦用此词描述人物性格。
以上内容综合自多个权威来源,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史记》《后汉书》或中医典籍《本草纲目》等原始文献。
小方是一个汉字词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个子矮小,身材瘦弱的意思。
小方的部首是小(小字旁),它有四个笔画。
小方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字汇》一书中。最初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个矮小,后来逐渐引申为描述其他事物的小而精致或小而美好。
繁体字小方的写法是「小方」。
在古代,小方这个词的汉字写法没有太大变化,仍然是「小方」。
1. 他是个小方孩子,总是被其他同学欺负。
2. 这座小房子虽然面积小,但非常温馨。
小方可以与其他字组合成不同的词语,如:
小方块、小方巾、小方舟、小方桌
与小方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矮小、娇小、细小、纤小
与小方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高大、魁梧、肥胖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