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期刻的意思、期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期刻的解释

犹克期。约定期限。 唐 李山甫 《代孔明哭先主》诗:“酌量诸夏须平取,期刻羣雄待遍锄。”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期刻”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一、基本释义

期刻(拼音:qī kè)意为“约定期限”,即双方事先商定或规定的时间范围。该词由“期”(约定时间)和“刻”(时刻)组合而成,强调时间上的明确约定。

二、文献出处

唐代诗人李山甫在《代孔明哭先主》一诗中曾使用该词:
“酌量诸夏须平取,期刻羣雄待遍锄。”
此句通过“期刻”表达对统一天下的时间规划与战略部署。

三、近义词与用法

四、扩展说明

“期刻”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但在古籍或文学作品中仍可见到,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具体含义。例如,描述历史事件时可能涉及“期刻举事”(约定时间行动)等表达。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典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期刻》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期刻》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表示时间的长短或期限的限定。

拆分部首和笔画

《期刻》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期(qī)和刻(kè)。

期的部首是其右边的欠字旁,共4画;刻的部首是刀,独体字,共2画。

来源和繁体字

《期刻》这个词的来源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它源自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中的一句话:“六年斯有属国,七年斯大邦”中的“斯期”,即期限。另一种解释认为它源自古代周朝官员设立的刻木器,用于计算时间。

《期刻》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仍然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期的写法稍有不同。在金文和篆文中,期的写法是旗字的变体;而在隶书中,期的写法则是刀字旁的“马”字形,与现代汉字的写法不同。

例句

1. 我们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持久的战斗,这是一个艰难的时期。(引申义:时间段)

2. 我给你五天的期刻完成这个任务。(期限)

组词

1. 收期刻(规定限期)

2. 期刻决定(时间安排)

3. 期限严格(时间限定)

近义词

1. 时间段

2. 限定时间

反义词

1. 无期限

2. 长时间

别人正在浏览...

骜骜扳附本科兵不汙刃超额楚人钳存目大宫得姓凋散东皇东溟样睹著知微贰卿尔日烦挐赶程高盖鞲扞官灯古剌剌鹘臭会客活龙鲜健夥贼憬彼竞谄爵穴控带滥吹老式良史灵峰溜边马工枚速马窟满坐弄颊旁尊盘马蟠屈佩璜浅愚啓服青削蛆草儒酸骚徼山妪舌根音蛇蜕思想包袱泰山磐石潭沱天墬葶苈乌丝行险猾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