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rruption]贪图财利
贪以败官为墨。——《左传·昭公十四年》
(1).贪污。语本《左传·昭公十四年》:“贪以败官为墨。” 杜预 注:“墨,不絜不称。” 唐 元稹 《叙奏》:“会 潘孟阳 代 礪 为节度使,贪墨过 礪 。” 明 邱橓 《陈吏治积弊八事疏》:“贪墨成风,生民涂炭。”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除贪》:“ 宋 初郡县吏,承 五季 之习,黷货厉民,故尤严贪墨之罪。”
(2).指贪官污吏。 宋 苏轼 《缴词头奏状·陈绎》:“既以贷其除名,今復与之大郡,将使贪墨无耻,復蠹 兗 民。” 明 张居正 《答应天巡抚宋阳山论均粮足民书》:“惩贪墨,则閭阎无剥削之扰。” 章炳麟 《讨满洲檄》:“在昔大酋 弘历 ,常善任用贪墨,因亦籍没其家,以实府臧。”
“贪墨”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用于形容官员贪污或贪图财利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低权威网页中提到的“形容文章繁琐”缺乏古籍支持,建议以权威解释为准。如需更完整例句或出处,可参考《左传》《苏轼文集》等文献。
贪墨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人们过分贪爱墨汁,指文人好墨,特指书画家或学者过分追求墨汁的质量或数量。
贪墨的拆分部首是贝和土,共10笔。
贪墨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吕氏春秋·射覆蔡侯讥义》:“倡和者,贪墨苦禁碑,焚诗书毁记,务得其声,以欺富人而博于朝廷。”这表达了人们贪恋墨水的意思。
贪墨的繁体字为「貪墨」。
在古时候,贪墨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例如:贪墨->貪墨->]虀#。传统上,汉字的形体是有一定变化的,所以在古代的写法可能会与现代稍有不同。
1. 他是一位贪墨成性的书法家,收藏了大量名家的墨迹。
2. 这位学者贪墨心切,每天都会花数小时研究不同种类的墨汁。
贪墨的相关词语有:贪墨者、贪墨不已、贪墨多端。
贪墨的近义词包括:爱墨、偏爱墨汁、迷恋墨水。
贪墨的反义词可以是:厌恶墨汁、不喜欢书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