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麦芽糖制成的瓜状食品。旧俗用做祭灶神的供品。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市卖》:“廿日外则卖糖瓜、糖饼、江米竹节糕、关东糖。糟草炒豆,乃廿三日送灶餉神马之具也。”《白雪遗音·马头调·祭灶》:“俺也买不起糖瓜,俺也蒸不起年糕。”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一:“街上越来越热闹了,祭灶的糖瓜摆满了街。”
糖瓜是一种传统食品与祭祀用品,其含义及相关信息可综合如下:
糖瓜是用麦芽糖或黄米加麦芽熬制而成的瓜状甜食,质地黏稠酥脆,旧俗中作为祭灶神的供品。北方地区常称其为“糖瓜粘”,而长条形的同类糖品则叫“关东糖”。
糖瓜与祭灶神习俗密切相关。民间在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用糖瓜祭祀灶神,寓意“粘住灶王爷的嘴”,祈求其上天汇报时多言好事。清代文献《帝京岁时纪胜》及老舍《骆驼祥子》中均有相关记载。
糖瓜虽风味独特,但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及老年人需谨慎食用,避免引发健康问题或损坏假牙。
注:如需了解更详细的历史背景或制作工艺,可参考、2、3、6等来源。
《糖瓜》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一种以糖为主要原料制作的糖果。它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甜食,色彩艳丽,味道甜美,非常受孩子们的喜爱。
《糖瓜》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米”和“瓜”。根据部首的顺序和笔画数的统计,可以分别拆解成“糸”的4画、 “瓜”的3画。
《糖瓜》一词源自中国古代,早在唐代(公元618年-907年)就已经存在。当时,糖瓜是一种以麦芽糖和蜜制成的糖果,外形像瓜子,因此得名为“糖瓜”。
《糖瓜》的繁体字为「糖瓜」。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有所不同,所以《糖瓜》在古时的写法也有所变化。例如,在仿佛春秋时期的金文中,糖瓜的写法是「糖瓜」。
1. 我们买了一些糖瓜作为孩子们的零食。
2. 看!这些糖瓜的颜色真漂亮!
3. 他吃了一块糖瓜,笑得很开心。
1. 糖果
2. 糖块
3. 糖葫芦
4. 糖棒
5. 糖霜
1. 糖果
2. 冰糖
3. 糖葫芦
4. 红糖
5. 砂糖
1. 苦瓜
2. 辣椒
3. 咸瓜
4. 酸梅
5. 橙子
把臂入林报房跋识鞁鞍成说沉吟未决牀敷怆痛大秦铁路端正黩财惰傲躲穷俄罗斯语饭饲改悟高盖革军圭组海椶寒菜横豪涸辙鲋哄抬黄册花稍积爱交辞金钱卜金堂禁刑日金银岛集曲可听礧礧略无面粉邈緜穆穆纯纯南心鸟田逆泝蓬蒿迁迷祈蚕倾亡气秀人牧升泰税榷书生之见馊饭它时天狼纨裤玩月瓦查尿溺文堂污言秽语小帖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