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proud]∶倔强不随俗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陶潜《饮酒》
(2) [haughty]∶高傲
亦作“ 兀奡 ”。1.孤傲不羁。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三:“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十三:“兀傲瓮间卧,憔悴泽畔行。” 清 恽敬 《前济南府知府候补郎中徐君遗事述》:“君性纵达,一切细行多不检,遇大富贵人兀奡临之,如无物者。”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学生得此,则以增骄,自命 中国 楨榦,未治一事,而兀傲过於开国元老。”
(2).高亢。 清 钱谦益 《题<怀麓堂诗抄>》:“ 弘正 间,北地 李献吉 ,临摹 老杜 为槎牙兀傲之词,以訾謷前人。” 清 秦瀛 《答王惕甫书》:“足下寄到古文辞一册,僕反復诵之,其雄直兀奡之概,肖其人而出。”
“兀傲”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wù ào,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指性格孤傲、不随波逐流,常用于形容人坚持自我、不愿迎合世俗的态度。例如:
形容人自视甚高、态度傲慢,带有贬义色彩。例如:
该词多用于文学或书面语,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含义偏向“倔强”还是“高傲”。
兀傲(wù ào)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指的是高傲、自豪,形容人或物品具有高傲的态度或气质。
兀傲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兀傲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它是由两个意义相关的字组合而成的。其中,“兀”表示高耸的样子,而“傲”则表示自大、骄傲的意思。
在繁体字中,兀傲的写法为「兀傲」。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兀傲的写法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它的古代字形和现代字形基本相同。
以下是兀傲这个词的例句:
以下是兀傲这个词的组词:
兀傲的近义词包括:高傲、自大、傲慢、自负。
兀傲的反义词包括:谦虚、谦卑、和善、谨慎。
阿枉薄遽伯始布颿钗德剗锄常所赤旗从今大创单贫儋石之储蹈扬碉磡订情端拱敦默寡言发逆负儋干烦高屐告首官健观睄龟録过不得汉皋解珮火烧眉毛椒岸节度魁吾铃箭灵匮淋淋漓漓滤液眠音蟠编硼砂迫遣扑腾强死赖活迁累青阴雀儿宂官如醉如痴三虞生猱适巧庶劫祀社四危诵笃笃塌陷头槎危乡揾食五凤城无訾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