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上初生的草木。喻指世袭高位的庸才。语本 晋 左思 《咏史》之二:“鬱鬱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唐 李白 《送杨少府赴选》诗:“山苗落涧底,幽松出高岑。” 宋 王禹偁 《送柳宜通判全州序》:“或过故国动黍离之情,伤远行有于役之念,嘆下位起山苗之刺,则於道远矣,於生劳矣。”
“山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综合分析:
基本释义
典故出处
源自晋代左思《咏史》诗句“鬱鬱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通过“涧底松”与“山上苗”的对比,揭露门阀制度下寒门与世族的地位差异。
历史用例
语义演变
早期文献(如提到的农夫故事)侧重“新生事物潜力”的褒义,但自左思后逐渐转为对世袭庸才的贬义,现代多用于批判社会阶层固化现象。
补充说明
以上解析综合了古代诗文、语义演变及社会批判内涵,可通过汉典、沪江词典等权威来源进一步验证。
《山苗》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山区的少数民族苗族。
拆分《山苗》的部首是山(山字的部首),它属于 "山" 字旁;它的总笔画数为8。
《山苗》这个词来源于苗族,指的是生活在山区的苗族人。
《山苗》的繁体字为「山苗」。
根据古代字书的记载,古时候《山苗》这个词的另一种字形为「山苗飛」。
1. 这个山苗村庄的风景非常美丽。
2. 我们要去山苗地区开展扶贫工作。
山苗出现在一些组词中,如:山苗民族、山苗地区、山苗风情等。
山苗的近义词包括山区苗族、山地苗族。
山苗的反义词为平地汉族,指的是汉族人居住的平原地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