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闻善的意思、闻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闻善的解释

谓闻知善言善行。语本《孟子·尽心上》“ 舜 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於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 江 河 ,沛然莫之能御也。”《孔子家语·六本》:“闻善必躬行之,然后导之,是夫子之能劳也。” 唐 柳宗元 《送从兄偁罢选归江淮诗序》:“夫闻善不慕,与聋聵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闻善

基本释义

“闻善”是由“闻”与“善”组合而成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听闻善言、知晓善行,引申为主动接纳并践行美德的行为。


一、字义解析

  1. 闻(wén)

    • 本义:甲骨文象形为“耳附于门”,表示“听到声音”(《说文解字》)。
    • 引申义:
      • 接受信息(如“闻道”);
      • 传播名声(如“闻名”)。
    • 来源:《说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
  2. 善(shàn)

    • 本义:甲骨文为“羊+言”,象征吉祥之言(《甲骨文字典》)。
    • 引申义:
      • 道德高尚(如“善良”);
      • 美好、完善(如“尽善尽美”)。
    • 来源:《汉语大字典》

二、词义演变与经典用例

  1. 先秦典籍中的“闻善”

    • 《论语·述而》:“闻善而行之,闻义而徙之。”

      ▶ 意为听到善言便付诸实践,体现儒家对道德实践的强调。

      来源:《论语译注》(杨伯峻)

  2. 汉代文献的拓展

    • 《盐铁论》:“闻善而不乐,非忠臣也。”

      ▶ 强调士大夫应以积极态度接纳善言。

      来源:《盐铁论校注》


三、现代用法与内涵

  1. 主动求知:指以开放心态学习他人优点(如“闻善则拜”)。
  2. 道德实践:将所闻之善转化为行动(如“闻善必行”)。
  3. 社会意义:体现中华文化“见贤思齐”的价值观(《孟子·公孙丑上》)。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3.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
  4. 《论语》《孟子》经典注本

(注:因部分古籍无直接在线链接,建议通过权威出版社纸质书或学术数据库如“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验证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闻善”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核心含义源自古代经典,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闻善”指听到善言善行并积极践行,出自《孟子·尽心上》。原文以舜为例,描述他虽隐居深山,但听到善言、见到善行时,能如江河决堤般迅速接纳并付诸行动。

二、文化内涵

  1. 儒家思想的体现
    强调对美德的主动追求,如《孔子家语》提到“闻善必躬行之”,即听到善言需亲身实践,再引导他人。
  2. 行为导向性
    不仅停留在认知层面,更注重行动转化。唐代柳宗元在《送从兄偁罢选归江淮诗序》中写道:“闻善不慕,与聋聩同”,指出若听闻善行却无动于衷,与聋哑人无异。

三、引申含义

部分现代解释扩展为对他人善举的认同与传颂,如听到好事不遗漏地赞扬,并倡导文明友善的社会风气(参考低权威性、3、7)。

四、使用场景

五、辨析注意

需注意部分资料误将出处标注为《论语·微子》,实际正确文献来源应为《孟子》。

别人正在浏览...

不可奈何不辱吃顺不吃强丛芮璀错黨比当子搭设妒敌儿童走卒烽火树公羊学派过声何尝和众灰木惑疑嚼咬假窃价直靖节先生巾箱本侰束酒罃子樛枝居留昆仑奴两轮领讲流亡丽正书院龙扇马珂眀叡内页孽债泼毛神扑鼻青史传名起圈歧阻羣处人心所向容量瓶软抬僧帐太白谈玄说妙陶洽焘载蹄声屠狗瓦釜望言维生纹银无通象鞋显说蟹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