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决恳切。《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二年》:“ 凤翔 等道节度使左僕射平章事 李抱玉 入朝,固让僕射,言辞确至。上许之。”
“确至”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释义,需结合文献来源和权威性进行综合解读:
一、核心释义:坚决恳切
该解释得到高权威性文献支持,源自《资治通鉴》记载的唐代宗时期历史事件。如李抱玉辞让官职时“言辞确至”,形容态度坚定、恳切真挚,常用于描述言辞或行为的诚挚程度。
二、成语释义:确实到达/确切无误
部分词典(如查字典)将其列为成语,由“确”(确实)和“至”(到达)组成,表示事物经过验证后达到确定状态,如“活动时间准确至具体时刻”。但此用法在现代语境中较少见,可能与其他词语(如“准确至”)存在混淆。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据,可参考《资治通鉴》原文或权威古汉语词典。
「确至」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非常确实、精确到达的意思。它的部首有「示」和「至」,笔画总共有8画。
「确至」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管子》一书中,其中说“为政者事百不一失,而不可以逞乎刑政,期存国事有难者,以是观之,小业确至,大业诸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施行政策时,细微的事情可以做到非常确实,而重大的事情则充满了疑虑。
「确至」这个词在繁体中文中写作「確至」。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确至」的「至」部分叫做「豕」,并且其中的「心」字部分是写成「㤅」的。
1. 他的研究工作被证实确至,没有丝毫错误。
2. 这位演员的诠释达到了角色的确至境地,表演非常出色。
确保、确信、确立、确切、确凿
确实、准确、精确、准确无误
模糊、不确定、不确切、错误
暗轮熬不住拔刀相助稗糲白獭髓标挺陛陛宾幕菜畦苍颢斥道春草淳默词吐丛缪恶惮饿莩遍野二合二面发解方驾风缊福分赋闲贡艺沟施官秩关综祸端火硝将要捡阅机数九相酒帜剧乐宽银幕电影老兵老腔喽罗腼慙密旨闹喧殴蹋庞鸿漂落频世拑勒轻果穹嶐人情钱扫搭劭劝沈淀衰鬓俗讲獭皮冠偷食罔罔下脱惜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