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象笏的意思、象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象笏的解释

象牙制的手板。古代品位较高的官员朝见君主时所执,供指画和记事。《礼记·玉藻》:“史进象笏,书思对命。” 郑玄 注:“书之於笏,为失忘也。”《北史·李穆传》:“其一门执象笏者百餘人。”《新唐书·车服志》:“象笏,上圆下方,六品以竹木,上挫下方。” 明 归有光 《项脊轩志》:“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 宣德 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象笏是古代官员使用的一种礼仪用具,具体解释如下:

一、定义与用途

象笏指用象牙制成的手板,是高品级官员(如一至五品)朝见君主时所执的礼器,主要用于指画议事或记录重要事项。其形制为“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

二、材质与品级

  1. 材质:以象牙为主,也有玉、竹木等材质,但象牙最为贵重,代表身份尊崇。
  2. 品级区分:明代以前,象笏限五品以上官员使用,六品以下官员则执竹木笏。

三、历史与文学记载

四、文化意义

象笏不仅是实用工具,更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例如《北史》记载李穆家族“执象笏者百余人”,凸显其显赫门第。


可通过汉典、查字典等权威来源进一步查阅古籍原文与扩展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二

象笏的意思

《象笏》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指用象牙制成的拂尘或扇子。在古代,象笏被视为一种贵族的象征,常常被皇帝或高官使用。

拆分部首和笔画

《象笏》是由《象》和《筆、者、⺍》组成的。《象》是它的部首,表示与象有关,而《筆、者、⺍》则构成了它全字的音形。

《象笏》的总笔画数目是11画。具体的构字结构是:象(8画) + 筆(3画)。

来源和繁体

《象笏》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是由中国古代字词学家许慎所编纂的字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

如果以繁体字的形式来写,《象笏》可以写成《象筆》。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书法中,写作《象笏》的方式可能会有一些变化。由于书法发展的不同,古代的写法可能与现代存在差异。具体的变化可以在古代文献或碑刻中寻找相关的资料。

例句

以下是两个使用《象笏》的例句:

1. 皇帝亲自接过侍臣递过来的象笏,轻轻拂拭着脸上的汗珠。

2. 在古代文化中,象笏是贵族地位和尊贵的象征。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象牙、象征、象形、象棋、笏珠。

近义词:象牙扇、象齿扇。

反义词: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