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 嵩山 。 金 元好问 《寄答赵宜之兼简溪南诗老》诗:“秋鸿社燕飘零梦, 潁水 、 崧山 去住心。”参见“ 嵩山 ”。
崧山的含义可从字面意义和象征意义两方面理解:
一、字面解释 崧山是“嵩山”的异体字写法,指现实中位于河南省的中岳嵩山。这一用法在金代元好问的诗词中多次出现,如《寄答赵宜之兼简溪南诗老》中“潁水、崧山去住心”即指嵩山及其周边地理意象。
二、象征意义 作为成语使用时,崧山借神话中的神山之名,比喻人才具有卓越才能与高尚品德。这一含义源自古代传说将崧山视为天地中心,承载着对杰出人物的赞誉,常见于文学或正式表达中。
补充说明:
两种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现代日常使用更倾向于直接称“嵩山”,而象征意义则保留在特定文学或修辞场景中。
《崧山》是一个汉字词语,它指的是位于中国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西南的一座名山,又称为“嵩山”。这座山海拔高达1500多米,素有“中天皇后山”之称。《崧山》也可以用来比喻高大雄伟的山峰。
《崧山》的部首是“山”,它是一个常用的汉字部首,表示与山有关的事物。把《崧山》拆分开来,可以得到“山”和“嵀”两个部分。
根据笔画,字头“山”有三画,字尾“嵀”有十画,总共有十三画。
《崧山》的源自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山名,最早见于《尚书·大禹谟》。在繁体中,这个词写作“嵩山”,也是指同一座山峰。
在古代,崧山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然而,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记录表明在古代和现代中《崧山》的写法有何差异。
1. 《崧山》高耸入云,给人一种宏伟壮丽的感觉。
2. 她与丈夫在《崧山》脚下举行了浪漫的婚礼。
与《崧山》相关的组词有:
1. 崧泽:指崧山下的泽地。
2. 崧高:指崧山的高耸。
3. 崧土:指崧山的土壤。
4. 崧嶂:指崧山连绵起伏的山峰。
与《崧山》相近的意思的词语有:
1. 峻峭:形容山势陡峭高耸。
2. 雄伟:形容山势高大壮丽。
3. 险峻:形容山势险恶陡峭。
与《崧山》相反意思的词语有:
1. 平坦:形容地势平缓平坦。
2. 矮小:形容物体高度不高。
3. 平缓:形容地势平缓没有陡峭。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