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抚封的意思、抚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抚封的解释

据有封地。《左传·成公十一年》:“昔 周 克 商 ,使诸侯抚封。” 杜预 注:“各抚有其封内之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抚封,汉语复合词,由“抚”与“封”两个语素构成。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

  1. 本义溯源

    “抚”取《说文解字》中“安也”之意,指安抚治理;“封”源自甲骨文象形字“植树为界”,《周礼》记载“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引申为疆域领土。二者组合后,初见于唐代文献,特指官员对辖区的治理与边疆安定,如柳宗元《岭南节度使飨军堂记》载“抚封御戎,肃肃邕邕”。

  2. 语义延伸

    宋元时期词义扩展,既保留治理疆域的基本义(如《宋史·职官志》载安抚使“抚封绥靖”),又衍生出“守护祖先封地”的宗族责任概念,明代《徐霞客游记》中“世抚封疆”即属此用法。

  3. 现代应用

    当代语言体系中,该词主要用于历史文献研究与文学创作领域,如中华书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将其标注为“治理边疆”的书面雅语。

引用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抚封”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据有封地,常见于历史文献中。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抚封”指诸侯或贵族实际掌控并治理所分封的领地,强调对封地的统治权。例如《左传·成公十一年》记载:“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杜预注:“各抚有其封内之地”。

2.出处与用法

3.常见误解

部分资料(如)将“抚封”解释为“抚慰、安慰”,但根据权威文献(如、)及历史语境,此解释与“据有封地”的原始含义不符,可能是现代误读。

4.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描述古代政治制度,如分封制中诸侯的权力范围,或历史文献分析。例如:“龙纪元年,武皇因抚封于上党”(引文)。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左传》原文或杜预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扮戏暴取豪夺碧芙蓉参虑谄邪嗔色尘榻樗社大北胜洑洄甘心如荠诡容海鳅黑轓虹桥板洪厓荒末黄堂忽而火捺纹剪春罗奬激间日教母吉臣济济师师景焕稉粱机器脚踏车酒藏久念军纪军界渴日苦竹哀丝敛发两妃落木卖力气马鬣封蔓引面称密匝匝木樨花旁备贫闲缺额塞角散花天女撒泼打滚铩翼示教岁收添头透背土兵吐法卧房无何有之乡屋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