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代女官名。《新唐书·百官志三》:“内官:贵妃、惠妃、丽妃、华妃,各一人,正一品。掌佐皇后论妇礼於内,无所不统。”
丽妃是汉语中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含义需从字源、历史制度及文献用例三方面解析:
“丽”(麗)
本义为“成对”“匹配”,引申为“华美”“光彩”。《说文解字》释:“麗,旅行也。鹿之性,见食急则必旅行。”段玉裁注引申为“耦丽之美”。在封号中取其“美好”“出众”之意,如《楚辞·招魂》“被文服纤,丽而不奇”。
来源:《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影印本(2013)第页。
“妃”
初指配偶,后特指帝王妾室。《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郑玄注:“妃,配也。”在唐代妃嫔制度中为仅次于皇后的等级。
来源:《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华书局整理本(2009)第页。
“丽妃”作为正式封号始见于唐代,属皇帝侧室的高级位份:
来源:《新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卷四十七·百官志二。
唐代丽妃实例
来源:《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版(1956)卷二百二十一·唐纪三十七。
文学意象延伸
白居易《长恨歌》“后宫佳丽三千人”以“丽”泛称妃嫔,明清小说如《红楼梦》用“丽妃”指代虚构宠妃(如第十六回贾元春晋封情节),强化了其“得宠佳人”的符号意义。
来源:《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卷十二;《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校注本。
《汉语大词典》综合定义为:
丽妃(lì fēi)
① 唐代妃嫔封号之一,位次皇后。
② 泛指容貌艳美的妃子。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21)第卷,第312页。
“丽妃”一词凝结了古代礼制、宫廷文化及审美观念,其核心含义需置于具体历史语境中理解:既为唐代妃嫔制度的特定等级,亦衍生为对美貌后妃的文学泛称。
关于“丽妃”的词义解释如下:
1. 历史背景与等级 丽妃是唐代宫廷内官制度中的封号,属于正一品高阶妃嫔,与贵妃、惠妃、华妃并列,共同辅助皇后管理内宫礼仪事务。这一制度在《新唐书·百官志三》中有明确记载,体现了唐代后宫等级体系的规范性。
2. 职责范围 丽妃的主要职能是“佐皇后论妇礼于内”,即协助皇后制定和执行宫廷内的女性礼仪规范,涵盖祭祀、庆典、日常起居等事务,权限覆盖整个后宫。
3. 文学与历史记载 在文学作品中,丽妃常作为后宫角色的代称出现。例如,清代小说《楚明皇》提及丽妃被打入冷宫的情节,反映了妃嫔地位的脆弱性。但需注意,此类描述可能存在艺术加工,需结合史料辩证看待。
4. 词源与延伸含义 “丽”字本义为美丽,引申为光彩、华贵;“妃”指帝王配偶或女官称号。组合后既强调容貌仪态,也暗含身份尊贵,符合唐代宫廷选妃标准。
参考资料建议:若需深入考证,可查阅《新唐书》原文或唐代典章制度研究专著,以获取更权威的史学解析。
柏莒绷簧不趋剗灭出大恭从容应对大系对劲恶草具番君返路飞行器風舉凤翥鸾翔粉箨符运晷仪黑瞎子和局呵腰鸿雁还账狐蛊煇赫假倩家主解逐窘乏计日而待绩行流递马陆纳礼内咎农时烹分贫身谦煦请将不如激将企咏人公里人神肉眼凡胎三闾小玉上桩试对石揵侍临世年室韦失笑书坛私心杂念思永穗子天语违程维斗先发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