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腊制的鼠。语本《尹文子·大道下》:“ 郑 人谓玉未理者为璞, 周 人谓鼠未腊者为璞。 周 人怀璞谓 郑 贾曰:‘欲买璞乎?’ 郑 贾曰:‘欲之。’出其璞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后用以指低劣的有名无实的人或物。 宋 叶适 《上西府书》:“求駑駘於千里,抱鼠璞以待价,此智士所以寒心。” 明 刘基 《感时述事》诗:“鼠璞方取贵, 和 璧非所珍。” 清 赵翼 《汪文端师殁已数月以诗哭之》:“贋真乾鼠璞,魔噪野狐禪。”
“鼠璞”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hǔ pú,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该词源自《尹文子·大道下》的典故:郑国人将未经雕琢的玉称为“璞”,而周国人将未腊制(风干处理)的老鼠也称为“璞”。周国人曾拿着“鼠璞”向郑国商人兜售,结果郑人发现是老鼠后拒绝购买。这一故事揭示了因名称相同而引发的误解,后引申为对“名不副实”事物的讽刺。
总结来说,“鼠璞”通过典故生动体现了名实不符的哲理,常用于文学或议论中批评虚假、低劣的事物。
《鼠璞》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鼠和璞。其中,“鼠”字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表示老鼠;“璞”字则表示未经雕琢的玉石。
“鼠”字有六个笔画,“璞”字有十个笔画。
《鼠璞》这个词的来源较为简单,就是将鼠和璞两个字组合而成。
在繁体汉字中,“鼠”字的形状保持不变,而“璞”字则被写作“璞”。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对于“鼠”字和“璞”字的形状有所不同。具体来说,“鼠”字的形状可能是由鼠的图案演变而来,而“璞”字的写法可能较为简化或变形。
1. 他看起来像一块鼠璞,但是内心却有着无限的智慧和潜力。
2. 这个作家的作品可以被视为一块未经雕琢的鼠璞,需要读者去发掘其中的真正价值。
组词:鼠洞、璞玉、鼠窝。
近义词:鼠目寸光、玉石在侧。
反义词:璞玉成材、鼠目寸光。
腤头百堵皆作襃异变灭簸箕虫潮候丞尉齿颊挂人充分又必要条件顇蹙打虫单调亶父禘郊定位东三西四短櫂二学方镇飞箭封蜡府帑伏箱宫壼光盘行动贯缗规脱坏坐懽悰回扣尖尖狡兔三穴贾孙金策就辟口衔天宪剌撒默示内逼内壤撚酸跑野马麴行曲谋日上三竿戎弓入闱入谒市门死臣死无葬身之地填盈铁体偷儿委任状温柔体贴侮傲无那哈武蜼香料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