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禘郊的意思、禘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禘郊的解释

天子祭祀始祖和天神的大典。《国语·鲁语下》:“﹝天子﹞日入监九御,使洁奉禘郊之粢盛。”《周礼·天官·内宰》“上春。詔王后帅六宫之人而生穜稑之种,而献于王” 汉 郑玄 注:“且以佐王耕事供禘郊也。” 贾公彦 疏:“禘谓祭庙,郊谓祀天,举尊言之。其实山川社稷等皆用之也。”《旧唐书·儒学传下·祝钦明》:“禘郊之事,天子亲射其牲,王后亲舂其粢。”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解故下》:“禘者,大祭也。《春秋外传》数以禘郊并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禘郊是古代中国帝王祭祀天地与祖先的最高等级礼仪合称,由“禘”与“郊”两类核心祭典组成,体现了“敬天法祖”的传统政治伦理与宗教观念。以下从词义、礼仪内涵及历史依据三方面详释:


一、词义构成与典籍依据

  1. 禘(dì)

    指天子祭祀始祖或宗庙的大祭。《礼记·大传》载:“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 郑玄注《周礼·春官·大宗伯》明确“禘”为“大祭”,其对象为追尊的始祖(如周人祀后稷),仪式在宗庙举行,象征王权血统的合法性。

  2. 指帝王于都城近郊筑坛祭天。《礼记·祭义》云:“郊之祭也,大报天而主日也。” 按《周礼》,冬至日祭天于南郊圜丘,夏至日祭地于北郊方泽,合称“郊祀”,旨在沟通天命、祈求国祚。

  3. 合称“禘郊”

    二字连用始见于汉代文献,如班固《白虎通义·郊祀》:“禘郊祖宗,祭祀之至也。” 代指帝王对天、地、祖先的系统性祭祀,是政权神圣性的核心仪式。


二、礼仪特征与政治象征

  1. 等级森严

    禘郊为天子专属特权,《礼记·王制》强调“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违制即属僭越。其仪节复杂,需占卜择日、备牺牲玉帛、奏雅乐舞,由太常等职官主导(见《汉书·百官公卿表》。

  2. “天人合一”的实践

    郊祭以“天”为至高神,禘祭以“祖”为血缘本源,二者结合形成“天命—血统”的双重合法性结构。董仲舒《春秋繁露·郊祭》称:“郊重于宗庙,天尊于人也。” 反映了祭祀体系中的哲学逻辑。

  3. 配享制度

    郊祭时常以始祖配享天帝,如周人以后稷配天;禘祭则追祀传说中的感生帝(如商契配黑帝)。《毛诗正义》释《诗经·周颂·思文》即载此制。


三、历史演变与学术考辨


权威参考文献:

  1. 《礼记正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
  2. 《周礼注疏》(同上)
  3. 班固《白虎通义》,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检索“郊祀”)
  4. 《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5. 董仲舒《春秋繁露》,国学大师网电子版
  6. 《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
  7. 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版
  8. 《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9.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释“禘自既灌”)

网络扩展解释

“禘郊”是古代中国礼仪制度中的重要祭祀术语,具体含义如下:

一、词义解析


  1. 指古代帝王或诸侯在始祖庙中举行的盛大祭祖仪式。根据祭祀对象不同分为三类:

    • 大禘:祭天典礼(郊祭);
    • 殷禘:宗庙五年一次的大祭;
    • 时禘:夏季进行的宗庙四时祭之一。
      另有“禘者,谛也”之说,强调对祖先功德的细致考察(《说苑》)。

  2. 原指国都外的区域(如近郊、远郊),后特指南郊祭天、北郊祭地的礼仪场所。

二、复合词“禘郊”的涵义

三、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周礼》《国语》等典籍原文或权威注疏。

别人正在浏览...

拜谢八夕备该长帅逞风愁戚牀垠错彩单劣典宪蝶魄对比联想冯气风俗人情奉献高唱格力个人主义功德钱巩固搆哄钩检狗走乖孩子孤虚豪右鹤算碱荒较文棘塲就使攫腾沮泄愧辱料视礼聘路冲猛炬么娘眠牀缅迈密咏恬吟配舂赔累贫厄平心持正情恋庆祥鹊笑鸠舞软柔神谕识几树植酸挤挤踏冻贪悭跳塔轮铡图画先声夺人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