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water and land]∶水路和陆路
水陆联运
水陆枢纽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资治通鉴》
(2) [delicacies from land and sea]∶水里和陆上所产的食物,特指山珍海味
水陆俱陈
(1).水路与陆路。 晋 左思 《蜀都赋》:“水陆所凑,兼六合而交会焉。” 唐 刘禹锡 《代窦中丞谢上表》:“伏以道途遐阻,水陆縈紆。” 鄢国培 《巴山月》第一章一:“ 南京 失守, 日本 人兵分两路,向 武汉 水陆并进。”
(2).水上与陆地。 南朝 宋 鲍照 《灵丘竹赋》:“每冠名於华戎,将擅奇於水陆。”《北齐书·文宣帝纪》:“王摶风初举,建旟上地,庇民立政,时雨滂流,下识亷耻,仁加水陆,移风易俗,自 齐 变 鲁 ,此王之功也。”《隋书·南蛮传论》:“水陆可居,咸为郡县。” 宋 周敦颐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3).水旱作物。亦指水田与旱田。《隋书·东夷传·新罗》:“田甚良沃,水陆兼种。”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京城之中,亭第邸店以曲巷断;侯甸之内,水陆腴沃以乡里计。”
(4).指水中和陆地所产的食物。《晋书·石崇传》:“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 唐 白居易 《轻肥》诗:“樽罍溢九醖,水陆罗八珍。”《三国演义》第六八回:“大王今日水陆俱备,大宴羣臣,四方异物极多,内中欠少何物,贫道愿取之。”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坐久则水陆备至,丝肉竞陈。”
(5).水陆道场的简称。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 绍兴 十六年,通判 任良臣 伯显 丧子,入寺设水陆。”《醒世恒言·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吩咐了毕,话休絮烦,功德水陆也不作,停留也不停留,只就来日便出丧。”参见“ 水陆道场 ”。
“水陆”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水路与陆路
指交通方式中的水上和陆地路线,常表示两种运输途径的结合。例如:
山珍海味
泛指水中和陆地上产出的珍贵食物,多用于形容宴席丰盛。例如: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例证或方言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专业文献。
《水陆》一词指的是水和陆地,表示水面和陆地两个领域。水陆是地球表面两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代表了水和陆地的边界。
《水陆》一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水”字的水部,右边是“土”字的土部。它的总笔画数为11画。
《水陆》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发展。在古代,人们为了表示不同的自然环境,将水和陆地分别以“水”和“土”两个字来代表。这个用法一直沿用至今。
在繁体字中,水陆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变化。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相对现代简化了许多。以《水陆》这个词为例,古代的写法有所差异,但基本保持了“水”和“土”两个字的特点。
1. 这个国家拥有丰富的水陆资源。
2. 汽车能在水陆两个环境中自由行驶。
1. 水陆交通:泛指陆地和水上的交通方式。
2. 水陆空中:指水、陆和空中三个领域。
3. 水陆风景:指水面和陆地上的自然风景。
水上和陆地:表示相同的概念。
天空和地下:与水陆相反的两个环境。
百老汇白鹭缞逼侧並居闭锁晨步齿暮垂祉惷愚辞义待诏大凶大众文化吊省东京六姓讹溷樊桐鲠泗雇农耗惫横博横阵红口白牙画虎画皮难画骨痪瘫划然胡胡豁子甲革简称救生船决事可耻狂魄老龄利名匙六点儿鲁殿灵光麻槌弭患撵转赔银扑闪潜溜秦宫启证沙市沈几身灵事养守雌束币条山柁楼诬服汙尊像心称意消夏西伯利亚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