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赐福。 唐 柳宗元 《礼部贺立皇太子表》:“此皆宗社垂祉,启祐皇心,乾坤合谋,保安圣运。”
“垂祉”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基本含义为赐福,通常指神灵、祖先或宗社将福泽恩赐给后代或人间。以下是详细解释:
“垂祉”即上天的恩赐或祖先的庇佑,强调福泽自上而下的传递。例如唐代柳宗元在《礼部贺立皇太子表》中写道:“此皆宗社垂祉,启祐皇心”,指宗庙神灵赐福,护佑皇室。
“垂祉”是带有敬语性质的古汉语词汇,多用于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强调福泽的传递与神圣性。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唐代柳宗元及明代祭祀文献的原文。
《垂祉》(chuí zhì)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谦虚、庄重地扶持和帮助别人。
《垂祉》的部首是“土”字旁,总共有13个笔画。
《垂祉》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诗经》中的一篇名为《小雅·小宛》的诗歌。在这篇诗中,垂祉被用来形容一种乐于助人,心怀亲善的美德。
《垂祉》的繁体字为「垂祉」。
在古时候,垂祉的写法并不是现在的「垂祉」,而是「垂」和「庶」的合体写法。庶字又称「受」,两者合并后表达了一种扶持他人、予人以爱和帮助的意义。
1.他总是以垂祉的态度,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她是一个热心肠,善于垂祉的人。
3.在困难时刻,他的垂祉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
1.垂(chuí):向下倾斜。
2.庶(shù):众多的、普遍的。
3.垂怜(chuí lián):怜惜、同情。
4.垂饰(chuí shì):挂饰品。
1.助人为乐
2.扶助
3.互助
4.助人为快乐
1.麻木不仁
2.自私自利
3.漠不关心
4.绝情无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