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除祸患。 唐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无苛自可乐,弭患非所图。”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二:“大凡临事无大小,皆贵乎智,智者何?随机应变,足以弭患济事者是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你还没有看见满街上贴的招纸,还有出卖妇科絶孕丹的呢,那更是弭患於无形的善法了。”
弭患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弭”和“患”两个语素构成,其核心含义为消除祸患、平息灾祸。以下从词典释义、语素解析及古籍用例角度详细阐释:
基本含义
“弭患”指主动采取措施,消除潜在的或已发生的祸患、灾难,强调预防与解决的双重作用。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引申内涵
隐含“防患于未然”的积极干预态度,常见于描述政治、社会或自然领域的危机治理。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弭(mǐ)
来源:《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患(huàn)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弭患以德,国之福也。”
释义:以德行消除祸患,是国家之福。
清·林则徐《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
“必须永断鸦片之源,以期弭患于将来。”
释义:强调断绝鸦片根源以杜绝后患。
说明:以上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并援引经典文献书证。如需进一步考据,建议查阅中华书局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纸质词典以获取完整信息。
“弭患”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二、词源与用法
三、使用场景
四、发音与结构
五、近义扩展 虽未明确列出近义词,但根据语义可关联“防患未然”“消灾解难”等表达。
爱不忍释北京蹩躄不二法门不几不走唱段黜伏触罗当家子登杀断奏夺眶而出伏虎林感悼干求弓蛇孤障孩咍鸿罿荒榛魂瓶获戾呼霜焦芽径轮金騣疾言厉气绝品敛然李东阳礼际澧兰沅芷马坝人幕寮铺摊堑坎乾折乞巧丧庭上变省部慎火綀服水瓶枢相术智田穉通今博古铜盘奁子颓纵瓦陇王路威纡五古无所需求享道贤匹先入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