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桐的意思、樊桐的详细解释
樊桐的解释
传说中的山名。《淮南子·墬形训》:“ 县圃 、 凉风 、 樊桐 ,在 昆仑 閶闔之中。” 高诱 注:“ 县圃 、 凉风 、 樊桐 ,皆 昆仑 之山名也。樊,读如麦饭之饭。”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崑崙之山 三6*级,下曰 樊桐 ,一名 板松 。”
词语分解
- 樊的解释 樊 á 笼子:樊笼(关鸟兽的笼子,喻不自由的境地)。 篱笆:樊篱(喻对事物的限制)。 纷杂的样子:“樊然淆乱”。 姓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 桐的解释 桐 ó 〔泡( 〔梧桐〕见“ 乷 )桐〕落叶乔木,叶大,开白色或紫色花,木材可做琴、船、箱等物。梧”。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樊桐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古籍记载,“樊桐”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属于昆仑山体系的一部分。以下是综合多个文献来源的解释:
一、基本定义
樊桐是神话中昆仑山的三级结构之一,位于最下层。其别称“板松”见于《水经注》。
二、文献出处
- 《淮南子·墬形训》
“县圃、凉风、樊桐,在昆仑阊阖之中”,东汉学者高诱注解称这三者均为昆仑山不同层级的名称。
- 《水经注·河水一》
北魏郦道元记载:“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松”,明确了其层级和别名。
三、读音与释义
- 读音:高诱注特别指出“樊”读如“麦饭之饭”,即“fán”。
- 层级关系
昆仑山的三级结构为:顶层“县圃”(悬圃)、中层“凉风”、底层“樊桐”,象征神话中天地连接的神圣阶梯。
四、文化意义
作为昆仑山体系的一部分,樊桐在古籍中多用于体现古代对仙境或神秘地理的想象,与“县圃”“凉风”共同构成中国神话中的宇宙观。
网络扩展解释二
樊桐这个词源于汉字,拆分部首是木和田,共有7划。它的含义是指一种树木的名称,古时候汉字写法是木田。樊桐是一种繁体字,不同于简体字的写法。可以用在一些古代文献、书法作品中。例如:“樊桐绿叶遮春阳。” 这里的樊桐指的是一种树木的绿叶。在组词方面,可以与其他字搭配形成诸如“樊桐林”、“樊桐草”等词语。与樊桐相关的近义词如:椅木、榃木等,反义词暂时没有找到相关信息。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