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束币的意思、束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束币的解释

即束帛。 明 何景明 《祭李默庵先生文》:“乃束币、为文、附其使,还告于公之灵。”参见“ 束帛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束币”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释义

“束币”即“束帛”,指将丝织品(帛)捆扎成束,作为古代礼仪中的贵重礼物。该词多见于明代文献,如《祭李默庵先生文》中记载:“乃束币、为文、附其使,还告于公之灵”。

二、词义解析

    • 本义为捆绑,引申为量词(如一束鲜花)、约束(如拘束)等。
    • 在“束币”中作动词,表示捆扎的动作。
    • 古代指用作礼物的丝织品(帛),后衍生为货币含义。
    • 此处取原始义,指代“帛”。

三、历史背景

“束帛”是周代以来的礼仪制度,五匹帛为一束,常用于祭祀、聘问等场合。明代沿用此制,故文献中可见“束币”的记载。

四、现代应用

该词现已罕用,主要见于古籍或历史研究领域。如需进一步考证,建议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

注意:以上解释综合了多个来源,但因搜索结果权威性较低,建议结合专业文献交叉验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束币》的意思

《束币》是一个汉语词汇,表示将货币用束等形式捆绑起来的行为或物品。

拆分部首和笔画

《束币》这个词由“⺮”(竹子)这个部首和“币”这个单独的笔画组成。

来源

《束币》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清朝光绪年间的文献中,用于描述当时的货币管理制度。

繁体

《束币》的繁体字为「束幣」。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束”有时候会写作“束”,而“币”在古代有多种不同的写法,如“幣”、“钱”等。

例句

1. 官府束币将一千两黄金封存在保险库中。

2. 他用绳子把大堆纸币束成一个个小捆。

组词

束摸(抓捕)、束缚(限制)、束手无策(没有办法)、束之高阁(放在高处不用)、束之水行舟(被迫接受现状)等。

近义词

捆绑、绑扎、捆扎、捆绑等。

反义词

解绑、解散、松散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