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西伯利亚的意思、西伯利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西伯利亚的解释

[Siberia] 俄罗斯境内介于乌拉尔山脉和太平洋岸之间的亚洲北部地区,北起北冰洋,南抵*********丘陵,面积1300万平方公里

详细解释

在亚洲北部,泛指俄罗斯亚洲地区主要部分。面积约1300万平方千米。西部平原,中、东部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寒冷,永冻土广布。多森林。富矿藏、水力等资源。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西伯利亚”一词的详细解释,综合地理、文化及语言等多方面信息如下:

一、地理概况

西伯利亚是北亚的广阔地带,西起乌拉尔山脉,东至太平洋沿岸(杰日尼奥夫角),北临北冰洋,南接哈萨克斯坦、蒙古及中国东北。总面积约1276万至1322万平方公里,占俄罗斯总面积的约75% 、、。其地形分为三部分: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

二、名称由来

关于“西伯利亚”的词源存在多种说法:

  1. 鲜卑利亚:可能与中国古代鲜卑族有关 、;
  2. 突厥语:可能源自“su”(水)与“bir”(荒地)的组合,或鞑靼语“沉睡之地” ;
  3. 锡伯族:以中国北方民族锡伯族命名 、。

三、引申含义

在中文语境中,“西伯利亚”常被用作成语,比喻远离家乡或舒适环境的艰苦境地。例如:“被派到偏远山区工作,简直是现代版西伯利亚” 、。

四、自然特征

  1. 气候极寒:冬季平均气温-30℃,奥伊米亚康曾记录-71.2℃的极端低温,被称为“世界寒极” ;
  2. 资源丰富:拥有全球最大钻石矿、广袤森林(泰加林)及淡水储备,但人口密度极低(约4000万人) 、;
  3. 生态多样:涵盖苔原、针叶林、草原等多种地貌 、。

五、文化与历史意义

西伯利亚在俄罗斯历史中兼具“流放地”与“资源宝库”的双重身份。沙俄时期是政治犯流放区,现代则因矿产、能源成为经济支柱 、。其广袤与荒凉也衍生出文学意象,如契诃夫笔下“无尽的山与森林” 。

(如需进一步了解气候、历史细节或具体资源分布,可参考来源网页的完整内容。)

网络扩展解释二

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是指位于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大片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地理区域之一。拆分部首为“西”和“民”,总共有19个笔画。来源于蒙古语中的“seberü”一词,意为“北方的边疆之地”。西伯利亚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西伯利亞」。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西伯利亚的写法也曾经发生过变化。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尔雅》一书,当时以「犀白梁」来代表西伯利亚的意思。在宋代以后,逐渐演化为「西北夷境」、「西拔犀比亚」等写法。

例句

1. 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寒冷,资源丰富,被誉为“冷寒之地的宝库”。

2. 这次考察使团将前往西伯利亚进行地质勘探。

组词

西伯利亚的相关组词有:

1. 西伯利亚火车:指从欧洲穿越西伯利亚地区,行驶到远东地区的铁路。

2. 西伯利亚寒流:指由西伯利亚地区吹来的寒冷气流。

近义词和反义词

西伯利亚的近义词为:北亚、北方边疆。

没有明确的反义词与西伯利亚对应,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来使用相应的词语。

别人正在浏览...

奥林匹克运动会彼各避寒不可同日而语策錣长篇出头面村伴姐虘诈打惨大历十才子豆蔬趺跏恭庄估产麾驱建丑肩随交讼嗟丘藉子浸槽进请尽头路急松松究而言之开疆拓宇龛影尻子可怜生捆闼燎灶陵岑龙御鲁薄炉捶庙论莫斯科逆行胖肆坡老遣斥襁保翘尾巴情祷请援鹊不停埏闼舍不得慑慴食箩耍滑探赏通急外号无一时香墨象主相准鲜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