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唁慰问。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朝夕哭临。及思至,宾客弔省,号踊哀絶,路人为之落泪。”
“吊省”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吊省”指吊唁慰问,即对逝者家属表达哀悼之情。该词由“吊”(祭奠)和“省”(探视、问候)组合而成,强调对丧事的关怀与抚慰。
该词最早见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德行》:“朝夕哭临。及思至,宾客弔省,号踊哀絶,路人为之落泪。”。此例描述了宾客在丧礼中哀悼慰问的场景。
目前该词主要作为古汉语词汇被收录于辞书或文学研究资料中,日常交流中常被更通俗的“吊唁”替代。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汉语词汇的演变或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世说新语》等典籍。
“吊省”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不被人留念或怀念。当一个人离去或者去世后,如果没有人对其表示悼念、追思或怀念,那么就可以用“吊省”来形容这种情况。
吊省的拆分部首是口并心,总共有7个笔画。
“吊省”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朔到《周易·系辞下篇》:“异口同声,同声异实。物各自以类应,各因其居所生也。”这句话意思是“异口同声”指的是人们对于同样的事物有着不同的称呼。后来,人们在传承这句话的时候,将“异口同声”替换成“吊省”,取义于诸多称呼相同的现象。
繁体字“吊省”是「弔省」。
在古代,汉字“吊省”有时会写成“弔省”或者“弔慟”。
1. 他的离去令所有的亲朋好友都感到无比吊省。
2. 这位已故的作家写下了许多精彩的作品,我们都会永远怀念他,绝不让他吊省。
1. 吊唁:表示对离世者或者遭受不幸的人表示哀悼。
2. 怀念:指对于过去或者远离的人或事情产生深深的思念之情。
留恋:指对于离去或者过去的事物情感依依不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