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船上操舵之室。亦指后舱室。因高起如楼,故称。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二:“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柁,一本作“ 舵 ”、“ 柂 ”。 宋 范成大 《满江红》词:“天渐远,水云初静,柁楼人语。”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请言舟制,曰八轮船,厚板五槽,中有八轮,其上三桅,柁楼后峋。”
(2).借指乘船。 清 姚鼐 《苏州新作唐杜公白公宋苏公祠于虎丘》诗之一:“柁楼 吴 越 壮游年,遗佚编诗 歷下 前。”
“柁楼”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柁楼”兼具实用与文学双重意义,既指古代船舶的特定结构,又通过诗词承载了历史与文化的意蕴。
柁楼(tuó lóu)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一种古代建筑形式。它通常指的是一座高大的楼阁,多用于古代宫殿或寺庙的建筑。
柁楼的部首是木(mù),它拆分成了两个部首:木和楼。它的总笔画数为15画。
柁楼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古老,可以追溯到《说文解字》一书中,这本字典是由东汉时期的许慎所编撰。在《说文解字》中,柁楼的解释是指“高大的楼阁”。
在繁体字中,柁楼的写法仍然是「柁樓」。虽然繁体字在使用上逐渐被简化字取代,但在一些传统场合或文化领域中,繁体字仍然有一定的应用和重要性。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柁楼的字形可能会稍有变化,但整体的意思和概念没有改变。古时候柁楼的写法根据不同朝代和书法风格会有一些差异,但基本保持一致,都是指高大的楼阁。
1. 皇宫中的柁楼高耸入云,气势非常壮观。
2. 这座古寺的柁楼始建于唐朝,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1. 柁棚:指用柁梁建造的棚子结构。
2. 楼阁:泛指高大建筑物。
3. 台楼:指高大的台子和楼阁。
1. 近义词:楼台、阁楼
2. 反义词:低矮、平房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