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龄”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合词,具有明确的年龄阶段指向性,其核心含义指人或生物体进入老年阶段的状态或时期。以下从词典释义、字源解析、学科定义及社会应用角度进行权威解释:
基本定义
“老龄”指人达到较高年龄的阶段,通常与身体机能衰退、社会角色转变相关联。《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明确标注:“老龄:老年年龄阶段。”该词强调年龄增长的客观状态,不含价值判断。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
构词解析
二字组合强化了“年龄增长至老年期”的语义。
来源: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M]. 武汉:崇文书局, 2010.
人口学定义
根据联合国标准,65周岁及以上人口被划定为“老龄人口”,是衡量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核心指标。该划分基于劳动能力减退与社会保障需求。
来源:联合国人口司. World Population Ageing 2020 Highlights[R]. 2021.
政策应用
中国《“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将“老龄”定义为60周岁及以上群体,并制定专项政策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
来源:国务院.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Z]. 国发〔2021〕35号.
来源: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R].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老龄”作为规范性术语,既承载“高龄”的字面含义,亦被赋予人口统计、政策制定等现代内涵。其定义需结合学术标准与政策语境动态理解,核心始终指向生命周期的老年阶段。
“老龄”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与“老年”相关,主要用于描述年龄阶段或社会现象。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指“老年”或“年龄较大”的状态,常作为形容词使用。例如“老龄人口”“老龄社会”等表述。
词性特点
属于形容词,多用于修饰名词,如“老龄大学”“老龄政策”等,强调与老年人相关的属性。
应用场景
近义词与反义词
补充说明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正式或学术场景,例如政策文件、人口研究等,需注意与“高龄”的用法区分(后者侧重年龄数值而非群体特征)。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概念(如“老龄化”的具体标准),可参考人口学资料或权威词典。
白翠白酦鲍庾变容二极管操戈同室差额选举成亲齿宿倒侧迭字诗地窖方离访拏负担贯辰诡晖鼓老话别驩愉斛舟湔改家奴谏纸寄居官景序计辟集体所有制九皋处士絶识雷嗔电怒连阙陋亡麻絇面谀内讼前阵窃位青精君轻羽券证上家哨卡奢虐摄氏诗标恃顽首冲手续漱澣肆鬯四冲六达碎琐龆齓望气违忌靰鞡无食子咸刘贤懿小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