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旱母的意思、旱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旱母的解釋

即旱魃。古人亦用以諷刺當地統治者。《梁書·南浦侯推傳》:“出為戎昭将軍、 吳郡 太守。所臨必赤地大旱, 吳 人號‘旱母’焉。” 元 李俊民 《掃晴婦》詩:“見説 周 人憂旱母,寧知 東海 無冤婦?”參見“ 旱魃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旱母”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hàn mǔ,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1. 神話傳說與自然現象
    旱母指中國古代傳說中能引發旱災的怪物,即“旱魃”的别稱。旱魃在《山海經》等古籍中被描述為能導緻幹旱的神怪,民間常将其視為天災的象征。

  2. 社會隱喻與曆史記載
    古人亦用“旱母”諷刺地方統治者。例如,《梁書·南浦侯推傳》記載,南浦侯任吳郡太守時,當地連年大旱,百姓稱其為“旱母”,暗指其苛政如旱災般禍害民生。元代李俊民《掃晴婦》詩中“旱母”一詞也隱含對統治者的批判。

該詞兼具自然神話與社會批判的雙重内涵,需結合語境理解。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旱母》的意思

《旱母》是一個民間的俗語,主要指女性長時間離家在外工作、奔波,未能延續傳統家庭觀念的母親。

《旱母》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旱母》的拆分部首是旨(zhǐ)和母(mǔ),共有8個筆畫。

《旱母》的來源

《旱母》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南方農村地區,當地的農民常常出外務工,而女性則負責家庭的事務和子女的教育,承擔了雙重負擔。由于男性長時間外出,女性扮演了既當父親、又當母親的角色,因而産生了《旱母》一詞。

《旱母》的繁體

《旱母》的繁體字為「旱母」。

古時候《旱母》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文獻中,也可以見到旱母二字。旱母古漢字寫法略有區别,「旱」寫成「幹」,「母」寫成「父」。不過,意思相同,都指代女性扮演父母雙重角色。

《旱母》的例句

1. 她的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她成了一個典型的《旱母》。

2. 由于缺乏父親的關愛,她成長為一個《旱母》家庭中的懂事大姐。

《旱母》的組詞

組詞:旱季、旱澇保收、母愛、母親、旱地、旱冰、旱绡等。

《旱母》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女強人、事業型女性、家庭主婦。

反義詞:宅女、賢妻良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