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痌癏的意思、痌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痌癏的解釋

猶痌瘝。謂關懷人民疾苦。 宋 蘇轼 《送張天覺得山字》詩:“餘光入巖石,神草出茅菅……祝君如此草,為民已痌癏。”按,癏,一本作“ 瘝 ”。 清 黃宗羲 《子劉子行狀》上:“陛下留心民瘼,惻然痌癏。” 清 趙翼 《賀範洽園編修七十壽》詩之二:“壇坫名高輕仕宦,江湖身遠念痌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痌癏的詳細釋義

“痌癏”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罕用,主要保留在古籍和特定語境中。其含義可以從以下角度理解:

  1. 本義:疾病與痛苦

    • “痌” (tōng) 本義指疼痛、疾病。《說文解字》釋“痌”為“痛也”。
    • “癏” (guān) 本義指疾病、憂患。《玉篇》釋“癏”為“病也”。
    • 因此,“痌癏”二字連用,其核心含義是指疾病帶來的痛苦或泛指疾病本身。它形容人因疾病而遭受折磨的狀态。
  2. 引申義:深切的關懷與痛苦

    • 在古代文獻中,“痌癏”常被用來比喻君主或統治者對百姓疾苦的深切關懷和憂慮。這種用法源于《尚書·康诰》中的“恫瘝乃身”(“瘝”是“癏”的異體字),意思是“(把百姓的疾苦)看作如同自己身上的病痛一樣”。
    • 在這個意義上,“痌癏”超越了具體的生理病痛,升華成為一種對他人苦難感同身受的深切同情和焦慮,體現了濃厚的民本思想。統治者若懷有“痌癏在抱”之心,即是将百姓的疾苦時刻放在心上。
  3. 通假與異體

    • “痌癏”也常寫作“恫瘝”或“恫矜”。“恫” (tōng) 有“哀痛、悲痛”之意,“瘝” (guān) 同“癏”。
    • 這種寫法更側重于表達内心的哀痛與憐憫,與“痌癏”在引申義上是一緻的。

“痌癏”一詞具有雙重含義:

參考資料:

請注意: “痌癏”是一個極其生僻的古語詞,在現代漢語書面語和口語中幾乎不再使用。理解它主要有助于閱讀古籍或理解特定成語(如“恫瘝在抱”)。

網絡擴展解釋

您查詢的“痌癏”一詞較為罕見,目前可查的權威資料中暫無明确記載,可能存在以下情況:

  1. 字形問題:該詞可能是生僻字組合或存在書寫誤差。例如:

    • “痌”與“恫”通假,常出現在“恫瘝在抱”中,意為将百姓疾苦視為自身病痛。
    • “癏”可能與“瘝”(guān)混用,表疾病或憂苦,如《尚書》中“瘝”指病痛。
  2. 詞義推測:若拆解分析:

    • “痌”從“疒”部,多與疾病相關;
    • “癏”從“疒”與“睘”,或表病痛循環反複。 合起來可能形容長期病痛或深切憂苦,但此為推測,需更多文獻佐證。
  3. 建議:

    • 核對原詞出處或上下文,确認是否為“恫瘝”“痌瘝”等常見搭配。
    • 查閱《漢語大字典》《辭源》等專業辭書進一步核實。

由于當前公開資料中暫缺該詞權威釋義,以上内容僅供參考。若需精準解釋,建議提供更多語境或咨詢文獻學專家。

别人正在浏覽...

百五日班張标冠碜磕磕淳謹處片彫蟲吊喪低留答剌二蛋餌敵惡劄藩表撫鞠凫薻甘溜公位古物洪胤毀節夾闆氣谏沮薦師矯令進據決理開靈考按刻時狂水老落流妓六神親眷流語馬可·波羅痲木滿算毛裡求斯眉山木闆書腦際拍衮蓬松骈肩疊迹辟睨鋪敍騎長切中時弊青巘去事日章山吹山肴野湋詩刻衰征素瓷阗門團集土賊遐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