隘窮的意思、隘窮的詳細解釋
隘窮的解釋
困厄窘迫。《荀子·大略》:“君子隘窮而不失,勞倦而不苟,臨患難而不忘細席之言。” 王先謙 集解引 盧文弨 曰:“隘窮,即‘阨窮’。”《古文苑·劉歆<遂初賦>》:“昔 仲尼 之淑聖兮,竟隘窮乎 陳 蔡 。” 章樵 注:“ 孔子 厄於 陳 蔡 ,七日不火食。”
詞語分解
- 隘的解釋 隘 à 險要的地方:隘口。要隘。關隘。險隘。 狹窄:隘巷。隘路。狹隘。 窮:隘窮。隘窘。貧隘。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 窮的解釋 窮 (窮) ó 缺乏財物:貧窮。窮苦。窮則思變。 處境惡劣:窮困。窮蹙。窮窘。窮當益堅(處境越窮困,意志應當越堅定)。窮而後工(舊時指文人處境窮困,詩就寫得好)。 達到極點:窮目。窮形盡相。窮兵黩武。
專業解析
“隘窮”是一個文言色彩濃厚的複合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主要出現在古代文獻或對古典文本的研究中。其核心含義指處境窘迫困頓,走投無路。以下是詳細的解釋:
一、 基本釋義
“隘窮”形容人或事物處于極其狹窄、窘迫、困頓的境地,幾乎無路可走或無法解脫。
- 隘 (ài): 本義指狹窄、險要的地方(如關隘)。引申為狹隘、窘迫、困頓。
- 窮 (qióng): 本義指盡頭、終極(如無窮無盡)。引申為貧困、困厄、不得志、走投無路。
- 合義: “隘”與“窮”意義相近,都含有困頓、窘迫、無出路的意思。組合後強調程度深重,指處境艱難到了極點,陷入極其窘迫、困頓、無法擺脫的境地。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困窘至極”、“走投無路”、“窘迫不堪”。
二、 詞源與古籍用例
該詞最早可見于重要的先秦典籍,奠定了其經典含義:
- 《荀子·禮論》: “人苟生之為見,若者必死;苟利之為見,若者必害;苟怠惰偷懦之為安,若者必危;苟情說之為樂,若者必滅。故人一之于禮義,則兩得之矣;一之于情性,則兩喪之矣。故儒者将使人兩得之者也,墨者将使人兩喪之者也。是儒墨之分也。禮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争;争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于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故禮者養也…君子既得其養,又好其别。曷謂别?曰: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隘窮者,不使居其室;流淫污僈,不使飾其身。”
- 此處語境: 荀子在論述禮的起源和作用。他指出,如果放縱人的欲望而不加節制(“一之于情性”),就會導緻争奪、混亂和最終的困頓(“窮”)。在描述禮的具體功能時,提到對于“隘窮”者(指行為邪僻、處境困窘不堪的人),禮的作用是不讓他們占據不該有的位置(“不使居其室”)。
- 詞義體現: 這裡的“隘窮”與前面的“窮”相呼應,指因行為不當(流淫污僈)或放縱情欲而導緻的極端困窘、落魄、無地自容的狀态。它不僅是物質上的貧困,更包含道德或社會地位上的淪喪與窘迫。
三、 語法結構與用法
- 詞性: 形容詞。
- 語法功能: 通常在句中作謂語或定語,描述主語的狀态或性質。
- 作謂語:如“處境隘窮”。
- 作定語:如“隘窮之士”(指處境困頓的士人)。
- 搭配: 常與表示處境、狀态的名詞或動詞搭配,如“處境隘窮”、“陷于隘窮”、“隘窮之士”。
四、 與現代漢語的聯繫
“隘窮”作為一個獨立的複合詞在現代漢語口語和一般書面語中已基本不用。其含義主要由以下更常用的詞語承擔:
- 困窘 (kùnjiǒng): 形容生活貧困或處境為難。
- 窘迫 (jiǒngpò): 形容非常窮困或十分為難。
- 窮困 (qióngkùn): 生活貧窮,經濟困難。
- 走投無路 (zǒu tóu wú lù): 比喻處境極端困難,找不到出路。
- 山窮水盡 (shān qióng shuǐ jìn): 比喻無路可走,陷入絕境。
五、 總結
“隘窮”是一個源自先秦典籍的文言詞彙,意指處境窘迫困頓到了極點,無路可走。它強調的是一種深重的、近乎絕望的困厄狀态,常帶有道德或社會層面的淪落意味。其經典出處見于《荀子·禮論》,是理解該詞本義的關鍵依據 。雖然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此詞,但其核心含義被“困窘”、“窘迫”、“窮困”、“走投無路”等詞語所繼承和表達。在閱讀古籍或研究古代思想文化時,理解“隘窮”的含義至關重要。
網絡擴展解釋
“隘窮”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ài qióng,其核心含義是困厄窘迫,既指物質環境的貧困,也形容精神或思維的狹隘。以下是詳細解析:
-
基本釋義
由“隘”(狹窄、局限)和“窮”(貧困、困窘)組合而成,字面指生活環境的狹窄貧困,引申為處境艱難或思想局限。
-
古典文獻出處
- 《荀子·大略》中提到“君子隘窮而不失”,強調君子在困境中仍堅守原則。
- 劉歆《遂初賦》以孔子“隘窮乎陳蔡”為例,描述孔子在陳蔡之地斷糧七日的典故,進一步印證其含義。
-
近義詞與用法
“隘窮”與“阨窮”相通(“阨”同“厄”),均表示困頓窘迫的狀态。可用于描述物質匮乏(如貧困潦倒)或精神受限(如眼界狹窄)。
-
記憶技巧
可聯想為“被困在狹小空間且缺乏資源”,幫助理解其雙重含義。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或近義詞對比,可參考《荀子》或《古文苑》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百歲之好寶林鼈化宸翰嗔咽齒筭愁眉啼妝蹴履钿函點茆丁冊躲婆石奮筆高衲狗馬疾荒陋煥景徽庸甲庚夾巷急不可耐久故救施救死扶危擊玉壺機織開帆懇願柯枝類多涼蔭鄰交麗容螺墨曼陀羅沒頭鵝門資綿裡薄材缪龍黏牡暖靈清觞乳酸菌珊珊來遲山戍赦令耍逗輸實縮錫阘戟車滔土通輪王澤霧壑巫山洛浦顯報香絨陷累先意承旨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