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守門的官吏。《墨子·號令》:“門尉晝三閲之。” 漢 劉向 《說苑·尊賢》:“ 宗衞 相 齊 ,遇逐,罷歸舍,召門尉 田饒 等二十有七人而問焉。”《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 芒侯 耏跖 ﹞以門尉前元年初起 碭 ,至 霸上 ,為 定武君 。”
(2).即門神。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癡鬼﹞遠遠隨至娶者家,為門尉所阻,稽顙哀乞,乃得入。”參見“ 門神 ”。
“門尉”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詳細解釋:
守門的官吏
指古代負責管理城門或府邸門戶的官職,多見于先秦至漢代文獻。例如《墨子·號令》記載“門尉晝三閲之”,說明其職責包括白天多次巡查門禁;《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提到芒侯耏跖“以門尉前元年初起碭”,印證該職位的軍事屬性。
即門神
在民間信仰中,“門尉”被引申為守護門戶的神靈。清代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描述癡鬼“為門尉所阻”,此處“門尉”即指驅邪鎮宅的門神形象,與神荼、郁壘等傳統門神功能相似。
發音與注音:拼音為mén wèi,注音為ㄇㄣˊ ㄨㄟˋ。該詞屬于曆史詞彙,現代使用較少,主要出現在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場景中。
《門尉》是一個漢字詞語,主要指明朝時期官職的一種,擔任城門守衛工作的官員。
《門尉》的部首是門部,總共有8個筆畫。
《門尉》一詞源于古代的官職名稱,在古代朝廷中,門尉是負責城門守衛和城市安全的官員。
《門尉》的繁體字為「門尉」。
在古代,漢字「門尉」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字形也較為複雜。
1. 在古代,門尉是負責城門開關和守衛的官員。
2. 門尉是古代官職中一種較為重要的職位。
門房、大門、門崗、城門
門房
府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