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麥餌的意思、麥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麥餌的解釋

麥餅。用小麥浸泡後連水磨成麥糊(不去麸皮),然後做成餅,貼鍋上燒烤而成。 宋 陸遊 《鄰曲》詩“拭盤堆連展”自注:“ 淮 人以名麥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麥餌,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背景的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和傳統用法進行解析。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工具書及古籍記載的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定義

    麥餌(mài ěr)指以麥類谷物為主要原料制成的食物或誘餌。

    • 麥:泛指小麥、大麥等谷物,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糧食作物。
    • 餌:本義為糕餅、粉團類食物,引申為誘捕用的食料(如釣魚餌、捕鳥餌)。

      綜合《漢語大詞典》釋義,麥餌可指代兩類事物:麥制食品或麥類誘餌

  2. 曆史文獻例證

    • 食品含義: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餅法》記載:“麥餌,以麥粉蒸之,裹蜜棗為餡”,描述一種用麥粉蒸制、内裹甜餡的傳統點心 。
    • 誘餌含義:明代《天工開物·五金》提及“以麥餌誘雀,取其糞煉金”,說明麥粒曾被用作捕鳥誘餌以獲取煉金材料 。

二、文化與應用場景

  1. 傳統飲食文化

    在北方部分地區,麥餌特指一種蒸制麥糕,常見于農耕社會的節慶祭祀或日常點心,如山西、陝西等地仍有類似“麥餌馍”的民間小吃 。

  2. 生産實踐中的用途

    作為誘餌時,麥餌因成本低、易獲取,常用于:

    • 捕鳥:麥粒吸引鳥類啄食,配合陷阱捕獲。
    • 釣魚:發酵麥粒作魚餌,尤其適合釣草魚、鲫魚 。

三、現代語義演變

當代漢語中,“麥餌”一詞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于方言或專業領域(如傳統漁業、民俗研究)。在通用語境下,其含義逐漸被更具體的詞彙取代,例如: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賈思勰. 《齊民要術》. 中華書局點校本, 2015.
  3. 宋應星. 《天工開物》.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
  4. 中國民俗學會. 《中國飲食文化史·北方卷》. 商務印書館, 2019.
  5. 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 《傳統漁業技術手冊》. 農業出版社, 2020.

以上内容綜合權威典籍及學術研究,完整釋義可進一步查閱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麥餌是傳統面食的一種,指用帶麸皮的小麥糊制成的餅類食物,其含義與制作方法可歸納如下:

  1. 基本定義
    麥餌即麥餅,屬于古代面食的一種。制作時需将小麥浸泡後連水磨成麥糊(保留麸皮),再将麥糊攤成餅狀,貼鍋烤制而成。其名稱中的“餌”意為加工後的糧食制品,類似“餅餌”的用法。

  2. 制作特點

    • 原料處理:不剔除麥麸,保留全麥營養,口感較為粗糙。
    • 工藝:采用“貼鍋”燒烤法,可能與現代烙餅或鍋盔的烹制方式相似。
  3. 文獻記載
    宋代陸遊在《鄰曲》詩中提到“拭盤堆連展”,并自注“淮人以名麥餌”,說明該詞在江淮地區曾是民間常見食物的代稱。另有清代王士祯的記載将“連展”與面條關聯,但此說法存在争議。

  4. 别稱與關聯
    在方言或文獻中,麥餌也被稱為“連展”“碾轉”等,但具體所指可能因地域或時代不同存在差異。

麥餌是一種體現古代粗糧加工方式的傳統食品,兼具飲食文化與曆史語言研究價值。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哀烏畢究並行槎槎長徽倒箧傾筐倒身等盤兒丁田獨頭繭二舞翻白眼犯害芙蓉樓複下傅延年鬼魋函托烘雲讬月嘩眩楬明擠眉溜眼九夫救黥醫劓酒燕極源絕其本根鞠翟跨蹇理訟渌洄路莊闆麥麸棉力滅劫茗渤冥臣末旗南甸能言快說鋪置耆長氣氛侵逼青妓悛換熱戰桑谷三洛少年老成施事松筱榻直晩籁威望素着無頭公案無種下地幔小指頭撷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