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金量”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個維度解析:
一、本義(物理屬性)
黃金含量
指物體中黃金的百分比含量,用“K”表示。每K對應含金量約為4.166%()。例如:
貨币領域的延伸
曆史上曾用于描述貨币的黃金價值,如美元含金量曾定為1.50466克/盎司()。
二、比喻義(抽象價值)
指事物内在的實際價值或質量,常見于學術、證書、政策等場景。例如:
補充說明
該詞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政策含金量”強調實際效益,“學曆含金量”則體現教育質量的認可度。
含金量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用來描述事物的價值、質量或者重要程度。通常用來評價金融産品、文化作品、學術研究等方面的内容。
“含”字的部首是口字旁,總共五畫;“金”字的部首是金字旁,總共八畫;“量”字的部首是裡字旁,總共十畫。
“含金量”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金壺漫議》一書中,形容了文章的深入思考和内涵的價值。在繁體字裡,“含”字和“量”字的簡化部首分别為“口”和“夂”。
古時候,“含金量”一詞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例如,“含”字在篆書時期是像一個容器的形狀;“量”字則是由兩個重疊的小米字構成,代表了衡量物品的量。
1. 這篇研究論文的含金量很高,獲得了學術界的廣泛認可。
2. 這個投資産品的含金量很低,風險較大。
3. 這個電影拍攝的水平很高,有很高的藝術含金量。
1. 金質含糊:形容事物的品質不值得認可。
2. 量才而為:根據人的能力和條件做適當安排,發揮所長。
高含金量、高質量、豐富内涵
低含金量、低質量、空洞無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