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奸詐妄言。《宋書·徐爰傳》:“﹝ 徐爰 ﹞諂側輕險,與性自俱,利口讒妄,自少及長。”
從漢語詞典角度解析,“讒妄”一詞存在字形争議,其标準醫學及語言學表述應為“谵妄”(zhān wàng)。以下為詳細解釋,依據權威詞典及醫學文獻: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谵妄:由于高熱、中毒或由腦部疾患等引起的意識模糊、短時間内精神錯亂的症狀,如說胡話、不認識熟人等。”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漢語大詞典》:
“谵妄:病證名。指神志不清,胡言亂語,或有錯覺、幻覺等精神異常症狀。”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1994.)
根據國際疾病分類(ICD-11)及臨床指南:
引用來源:
世界衛生組織. 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ICD-11)[EB/OL]. https://icd.who.int/browse11/l-m/en
清代醫家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描述熱病緻谵:
“陽明溫病,下後熱退,不可即食……脈躁甚,谵語者,增液湯主之。”
(來源:[清]吳鞠通. 溫病條辨[M]. 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本,1955.)
“讒妄”(chán wàng)為常見筆誤。“讒”本義為诽謗(如“讒言”),與精神症狀無關。現代規範醫學術語及詞典均以“谵妄”為準。
“谵妄”是描述急性腦功能障礙的規範術語,需嚴格區分字形,避免使用“讒妄”這一錯誤形式。其定義融合了語言學本義與臨床醫學特征,具有明确的學術共識。
“讒妄”是一個漢語詞語,讀作chán wàng,其核心含義為“奸詐妄言”,指不切實際、帶有惡意的诽謗或虛妄言論。以下是具體解析:
單字釋義
組合意義
兩字結合後,形容用奸詐的言辭進行不實指控或誇大诽謗的行為。例如《宋書·徐爰傳》中描述:“利口讒妄,自少及長”。
若有更深入的考據需求,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宋書》原文。
晻黮白玉蓮花杯弁栗不逗步鄣谄僞承受墩堡反群諷譽高田垢蠹貴手國命寒暑表吼疾壞址黃體護國軍混瀁降恕介甲靜俗開兆賴皮兩獻連架啰蘇陸味偻數麻線道昧死門閤面磨羅眇恠篾帽明懋難當破矩為圓破琴切削輕飈頃息山骨山毛少住聖誨侍醫獅子舞屬對蕣顔碎浪唐風天朝蹄道蹄足歪理委黃鹹潮下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