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虱心的意思、虱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虱心的解釋

亦作“蝨心”。虱子的心髒。語出《列子·湯問》:“ 昌 以氂懸虱於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間,浸大也,三年之後,如車輪焉。以覩餘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貫虱之心,而懸不絶。” 張湛 注:“以彊弓勁矢射虱之心,言其用手之妙也。”後以“虱心”喻極小的箭靶中心。 宋 劉克莊 《觀射》詩:“各自分牛臠,何曾貫虱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虱心”并非現代漢語常用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漢語及特定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層意思:

  1. 虱子的核心/栖息處(本義引申):

    • 此意源于“虱”的本義(寄生吸血昆蟲)和“心”的本義(核心、中央)。古人觀察到虱子常藏匿于衣物縫隙或毛發根部,這些地方可視作其“核心”藏身之所或主要活動區域。
    • 來源依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對“虱”的解釋為“齧人蟲”,明确了其生物屬性。清代段玉裁注進一步說明了虱子的寄生習性。現代生物學研究也證實虱子偏好寄生于宿主毛發密集處(如頭皮、腋下、陰部),這些部位可視為其生存的“心”之所在。
  2. 比喻目光短淺、心胸狹隘(典故引申):

    • 此意源于《韓非子·說林上》的著名典故:“虱處褌中”。原文描述虱子躲在褲縫裡,自以為是找到了寬廣的住所(“深縫匿乎壞絮,自以為吉宅也”),一旦褲子被投入火中燙平,虱子便無處可逃。後人據此提煉出“虱心”或“虱處褌”的成語,用以諷刺那些見識短淺、安于眼前狹小利益而不知大禍臨頭的人。這裡的“心”指心思、眼界。
    • 來源依據:該典故明确記載于《韓非子》。後世如北宋《太平禦覽》、清代《淵鑒類函》等類書在引述“蟲豸”部或相關條目時,均收錄此典故,強化了其作為固定比喻的認知。中醫古籍《諸病源候論》在論述皮膚病時,也提及虱子寄生的部位特點,側面印證了古人觀察之細緻,為比喻提供了現實基礎。

“虱心”一詞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罕見。其核心含義一是指虱子實際寄生的核心部位(生物學角度),二是源自《韓非子》的典故,用于比喻人的見識短淺、心胸狹隘(文學修辭角度)。理解該詞需結合古代文獻和特定文化背景。

網絡擴展解釋

“虱心”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指虱子的心髒,出自《列子·湯問》的典故。故事中,神箭手紀昌通過長期練習,能将懸挂的虱子看作車輪般大小,并用弓箭精準射穿其心髒,以此展現超凡技藝。

  2. 比喻義
    後引申為“極小的箭靶中心”,比喻需要極高專注力與精準度的目标。


二、典故背景

《列子·湯問》記載,紀昌學射時,用牦牛毛将虱子懸挂于窗前,持續觀察三年,最終虱子在他眼中如車輪般大。隨後他用強弓勁箭射穿虱心,而懸挂的牛毛未斷,以此體現“技藝入微”的境界。


三、後世引用

宋代詩人劉克莊在《觀射》詩中寫道:“各自分牛臠,何曾貫虱心”,借“虱心”暗喻射箭者技藝未達精微。


四、總結

“虱心”從具體生物器官演變為文化意象,既體現古代對技藝極緻的追求,也常用于文學中表達“以小見大”的哲理。需注意,該詞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古文或典故引用。

别人正在浏覽...

巴火抱獨貶義詞兵禍參審超然獨立朝邑尺鐵點鬼簿動蕩斷堤督勸蠹政害民法集放送方足梵摩天飛散該是幹豆骨幹還葬皓皛何鼓核起灰殒扈解郊飨桀解金庚僅事記問之學看輕款陳鸾鑒楙遷毛錐妙舌滅沒麑卵培養青鸾翼輕銳鵲袍上火燒汞十二辰蟲勢威戍陀羅縮然同音荼火枉遏緯書窩集烏篷詳慮向心協作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