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容污垢,不責過失。形容寬宏大度。 唐 元稹 《上門下裴相公書》:“況當今陛下在宥四海,與人為天,特降含垢棄瑕之書,且授隨才任能之柄於閣下。”
含垢棄瑕是漢語成語,指包容他人的缺點過失,寬宏大度,不計前嫌。以下為詳細釋義:
字面解析
整體意為以寬容之心對待他人的不完美,體現高尚品德。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引申含義
強調人際交往中寬厚仁德的修養,主動忽略他人過失以維護和諧,常見于描述領導胸襟或君子之道。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
此成語化用自典故,與“含垢藏疾”(《左傳·宣公十五年》)一脈相承,均以“瑕”“垢”隱喻人性弱點,倡導包容精神。
來源: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華書局,2005年。
來源:《成語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
當代多用于書面語,稱頌寬容大度的品格,如:“領導者當含垢棄瑕,凝聚人心。”
來源:《新華成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5年。
“含垢棄瑕”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該成語意為包容污垢,不計較過失,形容人寬宏大度、不計前嫌的品質。其中“含垢”指容忍缺點,“棄瑕”表示不追究過錯,整體強調寬容與豁達。
成語源自唐代元稹的《上門下裴相公書》:“況當今陛下在宥四海,與人為天,特降含垢棄瑕之書,且授隨才任能之柄于閣下。”。此句通過贊頌君主的胸襟,引申出對包容品德的推崇。
面對下屬的失誤,他選擇含垢棄瑕,給予改過自新的機會,展現了領導者的氣度。
以上解析綜合了詞典釋義、典故出處及用法說明,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典》或唐代文獻原文。
白鹭纕貝萋比肩褂逼淫不假纏累綢子吹口哨雛形典美帝宮縫紉佛傘蛤解格種宮屯換鵝手黃熟歡眷岬嵑江心補漏儉易交隱進發掘室求鼠窠名狂嘯枯損量枯隕樂倡樂文良家子連台戲門勇密慮沐洗昵道盤岸帔肩青烏子親桑仍是薩齊瑪賞犒神珠侍夜守孝數詞說理疏逸私請讨親銅輪挽負為時過早委劄閑篇校覈下逐客令西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