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直誠信。 晉 葛洪 《抱樸子·刺驕》:“君子能使以亢亮方楞,無黨於俗。”
“亢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剛直誠信,具體可從以下幾個層面理解:
詞義解析
該詞由“亢”和“亮”組成:
文獻出處
最早見于晉代葛洪的《抱樸子·刺驕》:“君子能使以亢亮方楞,無黨於俗。”此句以“亢亮”形容君子不隨波逐流、堅守原則的品行。
近義與反義
用法示例
多用于古文或書面語中,如:“其人亢亮,不徇私情。”現代使用較少,更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中。
延伸背景
需注意“亢亮”也可能作為人名(如提到的現代人物),但此用法與詞義無關,需結合語境區分。
總結來看,“亢亮”是一個承載傳統道德觀的詞彙,常用于贊頌剛正誠信的品格。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抱樸子》原文或漢字演變研究。
亢亮(kàng liàng)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光亮耀眼。它的拆分部首是亠和月,亠是一個臨時的字冠,名詞的意思是涵蓋,而月表示光亮。亢亮的構造由兩個部分組成,筆畫數量為五畫,分别是“乀、亠、弓、亠、幾”。
亢亮一詞最初來源于《全相楚辭廬山謠兒·水為初》詩,意為明亮到令人眩暈的程度。亢亮一詞在繁體中文中沒有具體的對應,但可以使用“亢”和“亮”這兩個字分開使用。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其中“亢”的古時寫法為“卬”,更接近于現代中文中的“前進”之意;“亮”的古時寫法為“錨”,雖然形狀有所變化,但和現代中文中的“明亮”詞義相同。
以下是“亢亮”一詞的幾個例句:
1. 處在沙漠中的我們看到天空萬裡無雲,星光璀璨,灰藍色的亢亮讓我們驚歎不已。
2. 她穿着一身華麗的亢亮禮服,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組詞:亢奮、亢進、亢旱、亮麗、亢行
近義詞:明亮、光亮、燦爛、奪目
反義詞:暗淡、昏暗、黯淡、無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