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軍廥的意思、軍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軍廥的解釋

軍中草糧貯藏的場所。《新唐書·錢徽傳》:“ 澤 卒,士頗希賞, 周澈 主留事,重擅發軍廥,不敢給。”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軍廥”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軍事相關場所。以下為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軍廥(jūn kuài)
指古代軍隊中儲存糧草、飼料的專用場所,屬于後勤保障設施。
構成解析

文獻出處

《新唐書·錢徽傳》記載:“澤卒,士頗希賞,周澈主留事,重擅發軍廥,不敢給。”
此例說明軍廥的物資調用需嚴格管控,擅自發放可能引發軍紀問題。

功能與特點

  1. 物資類型:主要貯藏糧草、飼料等軍需品。
  2. 管理規範:需上級授權方可調用,體現古代軍事後勤的嚴密性。
  3. 戰略意義:直接影響軍隊的持續作戰能力,是軍事部署的重要環節。

補充說明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多見于史書或古文研究。若需進一步了解唐代軍事制度,可查閱《新唐書》相關篇章。

網絡擴展解釋二

軍廥

軍廥(jūn kuāi)是一個具有特殊含義的漢字詞語,它由兩個部首組成:軍(jūn)和廥(kuāi)。

軍(jūn)是表示軍隊或者軍事的意思,它是由“冖”和“冫”組成,冖表示覆蓋,冫表示冰,結合在一起表示軍隊以冰冷的外表,具有強大的力量。

廥(kuāi)是軍廥的後面一部分,它是一個繁體字,拆分成部首“廣”和“廥”,廣表示廣泛的意思,廥用來指代軍事糧饷和軍備物資,所以軍廥即為軍隊的物資和軍需。

軍廥來源于古代文獻,最早出現在《楚辭·離騷》一文中,用來形容國家兵員勇敢、武器裝備強大的狀況。

在繁體字中,軍廥的寫法是「軍礦」,它們的發音和意義都與簡體字軍廥相同。

古時候,軍廥的寫法稍有不同,軍寫作“軍”,意為軍隊;廥寫作“篲”,意為木植物或軍事物資。後來,軍廥合二為一,形成了現代的漢字“軍廥”。

以下是一些關于軍廥的例句:

1. 中國軍隊的軍廥在近年來不斷改善和增強。

2. 這個軍隊缺乏軍廥支援,導緻無法有效執行任務。

3. 面對敵人的進攻,我們必須加強軍隊的軍廥建設。

組詞:軍備、軍隊、廥輸、軍事

近義詞:軍資、軍需

反義詞:兵役、民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